李金法认为,这与国内多晶硅产能过剩有关。目前,国内多晶硅生产商达40余家,去年仅有30%的多晶硅生产商启动生产。“现在国外的多晶硅产品进入国内,仍然低于国内生产商的成本价,让国内的多晶硅生产难以启动。”
对于河南来说,即便是光伏产业进入到复苏通道,所有的企业要想全面启动生产,也难以实现。“原因是,现在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停了两三年时间了,技术设备已经老旧,再启动生产的投资很大。”
“现在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缓解,但是,还难有根本性改观。”上述洛阳多晶硅老板表示。他的态度是,“再看看,再等等。”
来自专业机构发布的行业消息称,《2013中国清洁技术行业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整个光伏产业链产能过剩仍很严重,这意味着结构性产能过剩状况依然明显。
河南光伏升级“临界点”到了
记者在洛阳采访时听到,去年年底,日本一家光伏产业企业看中了洛阳一家多晶硅企业的生产装备潜力,欲以技术入股的方式重组这家企业,从而提升多晶硅生产技术打开国内市场,然而,因双方股权谈判分歧大而作罢。
“事实上,河南的多晶硅企业只有走高技术引入的方式才有可能脱离多晶硅低端竞争的红海。”上述多晶硅老板直言,“可是,大家又没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李金法表示,包括河南在内的国内光伏产品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光伏企业生产的晶硅电池转化效率普遍在17%至19%之间,效率在20%以上的高端产品严重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催生了你争我夺的价格战。
据介绍,去年第二季度,我国光伏企业在鏖战0.55欧元/瓦的普通组件市场时,日本三洋和美国企业则分享1欧元/瓦的高效组件细分市场。
现在,国内能够生存的多晶硅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产业链打通的生产模式;一种是制造代工模式。
“徐州中能多晶硅公司去年在产业低谷期仍然能够生产,正因为它打通了产业链,自己的多晶硅产品自己用,这让其获得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河南的企业,仍然没有产业链打通的企业。”上述多晶硅企业老板介绍。
而大的太阳能生产商已走上了制造与服务外包之路,把制造与组装环节向市场转包。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随着光伏制造毛利的下降,我国一些大型光伏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保留了技术先进的生产线,关停了成本较高的生产线,多余订单委托给第三方代工。”上述人士介绍。
据了解,洛阳超日太阳能就成为代工的一员。
“可以肯定的是,河南一部分多晶硅企业因停产原因已事实上退出了市场,而存在的企业都在寻找提升竞争力的生存之路。应该说,能够在这一轮的光伏产业洗牌中生存的企业,一定是产业技术获得提升的企业,现在,正是产业升级的节点。因为复苏预示着新一轮机遇期到了。”李金法如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