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为政府企业分忧解愁
目前,密集的政策出台在产业内激起层层波澜,首先叫好声一片,当然也有理性批评,同时也不乏冷静分析。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政策细节需要明确以下方面:分地区的详细补贴标准;补贴的支付账期;银行对电站项目的贷款办法;简化并网手续,将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产品标准。
制定分地区的光伏上网电价补贴下调路线图。从目前来看,未来大型地面电站上网电价补贴的下调概率大,但不见得会大幅度下调,或将按各省或各区域不同,给出不同的下调空间。由于中国东西部光照条件差异很大,而各地的光伏系统成本差异却很小,造成光伏度电成本差异较大。因此,光伏的电价补贴标准,应根据资源等级,划分几大区域分别制定补贴电价。
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也是光伏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光伏发电项目由于初始投资较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十分需要相对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所以银行对于光伏发电项目的信贷支持特别重要。
并网手续的简单化和标准化,以及并网审批制改备案制。并网审批程序繁琐、行政核准成本高,也是目前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推动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简化并网手续将极大地提高投资积极性并降低投资成本,而前提是制定可操作的并网标准,将流程标准化后就可以改为备案制。
它山之石欧美光伏产业政策借鉴
2013年,由于传统光伏应用市场欧洲出于补贴资金等方面的考虑,各国上网电价补贴下调幅度较大,过去两三年超预期的高速发展或将告一段落,欧洲市场的新增装机量占比将由2012年的55%下降至35%左右,以中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市场逐渐取代欧洲成为主流市场,而南非、澳洲、泰国、智利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具有一定的潜力。
—2013年美国光伏政策分析
美国市场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据行业分析机构预计,2013年美国市场规模将超过5GW,同比增长继续维持50%以上。美国市场需求旺盛,在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后,我国光伏组件价格与美国国内企业基本持平,美国光伏制造业具备本土优势,我国企业竞争力大幅下降,但美国需求增加的确较大提升了全球光伏需求量。
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实行了多元化和创新的支持政策,美国的光伏应用市场迅速发展。美国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流行的FIT补贴模式,而是采用初始投资补贴、电价补贴、光伏投资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税盾、绿色电力证书、净计量电价等一系列政策,与FIT相比,其更有利于分布式光伏的发展。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