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行补贴政策未能有效发挥光伏产品效用
我国光伏补贴主要基于发电量补贴,推广应用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用于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不利于光伏产品的多样化应用。事实上,光伏产品作为消费品进行推广,应用领域较为宽广,市场空间较大。如光伏提水系统,已具有较好的经济推广基础,仅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工程就有2000多个提水点,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很多地方都需要提水进行灌溉和饮用,市场空间较大。此举既可拉动光伏内需,也能促进节能减排,又可真正实现“光伏惠民”、改善民生。特别是,目前政策推广的电站建设中,主要是在空地上简单铺设电池板,没能有效发挥光伏电站的正外部性带来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有些用于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荒地含水量较为丰富,只是囿于蒸发量大,或无人管理,植物生长较难。如能在电池板之间的空地种植适合生长的作物,一方面电池板可遮挡一部分阳光,抑制蒸发量,同时定期用于电池板清洗的水也可收集进行植物滴灌,如此既可治土治沙,改善环境,也可充分发挥荒地的土地经济效益,又能直接降低电站业主的用地成本,这也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
(四)监管不严恐催生电站建设无序发展
随着“国发24号文”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实施,对市场的良好预期推动国内光伏电站建设热潮。除了原有光伏企业外,电力、电子、能源及其他传统行业企业也纷纷涌入光伏系统集成领域,国内政策性银行对光伏电站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但过热的局面也将给光伏市场带来隐患。一是光伏电站审批权下放可能导致电站建设“一放即乱”、无序发展,监管不严也易催生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产业规范。二是由于电网与电源建设周期不协调,在电网发展规划尚未落定的情况下,光伏电站投资热可能再现并网难题,加上对电网没有激励措施,恐将影响光伏电力的接入。三是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扩大,在电力调度方面,除了面对风电等新能源的竞争外,也会与传统能源争夺上网时间,不排除会像风电一样出现弃光限电的现象,从而影响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四是管理体制问题,由于政策刚刚发布,上行下达需要时间,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发展光伏电站应按照国家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切忌一拥而上重蹈风电覆辙。
总体来说,在新的发展形势下,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由于国内市场的过快扩大而导致的新一轮产能过剩,光伏制造业也将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面临深刻变革,现行光伏补贴政策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动光伏应用的多样化和发挥光伏电站的正外部性,政策的单向利好恐催生光伏电站建设无序发展等,这些均对产业的规范和应用市场的扩大带来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