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业界举办了第六期“能源微论坛”。此次论坛以“光伏产业的春天在哪里”为主题,邀请了相关学术界的专家、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和能源企业的高管,以及渤海大学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们就光伏产业的国际形势、产业政策、光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出路等进行了探讨。现将论坛的精彩发言整理编发,以飨读者。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金彦龙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模式值得反思
我国光伏产业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面板生产国。我国光伏产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规模形成的成本优势,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异军突起。显著的成本优势、快速的学习能力、政府的培育支持,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中国光伏产业能在短短数年间高速增长与地方政府和银行全力推动密切相关,多数光伏企业创立与扩张都得到地方政府的特殊扶持与关照,省级补贴、低成本债务、免税期等区域性鼓励措施让中国光伏业迅速形成规模。但这种以投资扩张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隐忧,对扶持光伏企业积累自主创新能力、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和培育本土市场方面进展十分有限。一是电费补贴、土地补贴、投资补贴、税收优惠等低成本扶持政策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容忍,破坏了市场规律,扭曲了企业竞争力。二是光伏企业普遍存在着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一些地方也对骨干企业采取“大而不倒”的直接支持方式,阻碍了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
各级地方政府形成的一系列引导和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手段,促使光伏产业过度扩张,也加快了供过于求的产能严重过剩局面,2011年和2012年多晶硅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6.08%、42.57%。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困境现象也是正常的优胜劣汰过程,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化解。只有改变政府主导产业发展的模式,促进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建立理性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规模企业、骨干企业对政府的过分依赖,才能使我国光伏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渤海大学经法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张满林
光伏产业应瞄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在光伏产业初始阶段的暴利、低门槛与各级地方政府促进其高速扩张的优惠政策和手段体系的综合作用之下,不少地方实现了光伏企业和光伏产业的集聚,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高速增长及繁荣。我国的光伏产业虽然在产量上占有比较优势,但是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多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没有借助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创新,而是借助规模扩张进行成本竞争或价格竞争。存在着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的缺失等问题。
光伏的产业链大致可划分为上游(硅料、硅片)、中游(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和下游(光伏电站等应用系统)三个部分。其中,工业硅料的生产属于产业链中能耗高、污染严重、利润较少的一环,其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硅料的提纯等技术密集型的区段,长期以来一直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垄断,是产业链中毛利率最高的部分。我国大多数光伏企业产业层次比较低,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虽然占据过各自环节的世界第一地位,由于没有自主技术,始终没有形成在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领导和控制地位。
我国光伏产业需进一步改善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优势整合相关资源,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靠近。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应首先定位于高附加值环节,如晶硅原料提纯、硅片生产等。其次,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形成若干从事零部件生产、服务配套的上中下游中小企业集群,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机制。最后,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产业研发服务体系,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联合各科研院所及各大高校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光伏技术创新,实现光伏技术的产业化,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