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上市公司自信昂扬地走在光伏回暖的大道上时,超日太阳(2.96, -0.04, -1.33%)却依旧踽踽于满是坎坷的荆棘小路。前方虽也有盈利逐步回升的鲜花小丘,但更惹人注目的却是将被暂停上市的冰冷悬崖。
记者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政府、银行和债权公司层面均有意对*ST超日伸以援手,但公司“自救”行动进展相对迟缓;时值光伏产业整体回暖,但公司被迫采取代工模式只能成为本轮向好行情的“跟班者”。业内分析认为,在年内扭亏已基本无望的背景下,*ST超日继续游弋于资本市场的机会将主要落在债务重组和资产注入两个层面。
为他人做嫁衣裳
11月22日*ST超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上海本部的六条组件生产线及卫雪太阳能的四条组件生产线正在生产代加工产品。“代工”开始成为*ST超日业务经营的关键词。
近来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和美日需求的提升,光伏行业整体回暖迹象非常明显,骨干企业扭亏的消息不绝于耳。*ST超日在行业的春风中,也渐渐从寒冬中苏醒。不过,与多数光伏制造企业不同的是,公司经营采用了“代工”模式。
公司在“代工转型”方面堪称顺畅。*ST超日日前与江苏华盛天龙光电(8.520, -0.26, -2.96%)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两年的合作代工协议,超日方面提供厂房、设备、工艺等,天龙光电提供原辅材料及部分流动资金,双方共摊厂房和设备的折旧费,生产出的产品归天龙光电。公司曾在11月初发布《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采取的措施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的公告》,其中提出将转变经营思路,采用自主生产和代工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经营。*ST超日新晋董秘刘铁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电池片产品主要以代工为主,光伏组建产品也有一半左右为代工。
记者从公司了解到,代工模式已经可以保证*ST超日经营的正常运转。公司自2013年9月开始重新启动员工招聘,其中仅9月一个月上海本部和分公司就新聘操作工接近百人,生产线已经接近满载。这是前两年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刘铁龙向记者表示,公司仍有下一步的招聘计划,将视订单情况确定具体的招聘人数。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专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目前情况看,代工对于*ST超日而言,既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又是堪称正确的选择。公司方面也对“代工”的优势予以阐释:一是不需在原材料方面垫付资金,二是能够确保加工费的收回,三是能够确保先进生产能力稳定运营、保障就业。
实际上,代工现象本在中国比较普遍,可以理解是行业大分工的环境下生产与销售的分开。但是相对而言,代工方虽然免却了在销售诸多环节的精力分散,可以专注订单下的生产,但是不能分享到品牌的价值。公司代工的产品,也无法再以“超日”的商标销售,“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意味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