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能源美国区总裁RobertPetrina表示,过去9个月太阳能制造市场的反弹毋庸置疑。作为2012年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保定的英利能源去年出货量达到2.3吉瓦,今年出货量预计将增长43%。BNEF预测称,今年全球太阳能电池板新增装机将达到42.7吉瓦,同比增长超过40%。
过去一年,BI指数超过半数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毛利率均为负,也就是说他们一直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如今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基本能保证产品价格高于成本价,说明市场供应过剩的状况正在好转。
2012年,全球排名前十的制造商电池板产量与两年前相比增长19%,达到20.6吉瓦。但不幸的是,产出投入正赶上市场需求下降。2009年至2010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量翻了一倍,但2011年增幅下降至58%,2012年更是暴跌至6.1%。
Chase认为,一些过去影响市场发展的不合理因素已经消失。日本弃核后太阳能需求急速攀升,中国今年新增光伏装机预计将会翻倍。这些利好因素将推动市场的复苏,中日也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不过Chase也表示,对于市场表现出的复苏迹象,也不可过于盲目乐观。过去两年有超过20家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倒闭,不少公司如今仍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我不认为危机已经完全过去,一些企业仍面临着破产威胁。”
天合光能美国区总裁MarkMendenhall表示,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破产对整个产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将利于资源整合,将这些企业的客户和资产集中到更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手中。总部位于常州的天合光能预计今年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将达到2.4吉瓦,较2012年增长50%。该公司股价今年已经增长三倍以上。
“那些运营良好的成熟企业与仅靠低价产品维持生存的企业之间的处境将会天差地别,这是因为市场已日趋成熟。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它将会令整个产业更加强大。”Chase说。
值得注意的是,BI指数中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晶科及第一太阳能是少数几家二季度实现盈利的公司。供应过剩在过去两年给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带来了极大冲击,2011年价格下降52%,2012年下降20%。
SunPower首席执行官TomWerner表示,价格的快速下降对制造商来说并非好消息,但确实是消费者乐见的。SunPower预计今年电池板销售量将达1.03吉瓦,产量将提升25%。“太阳能与传统能源的成本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如今的情况比一年前已经好了很多。事实上,今年初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