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低谷突围
作为在国际新能源领域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结构、市场结构、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催发下,出现了行业低谷,众多太阳能企业停业甚至倒闭破产。
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原料、装备测试仪器设备制造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绝大多数测试仪器设备依赖进口,低端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占全世界的60%。
市场结构不合理。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大国,但国内消费不到10%,国内光伏发电的总装机量仅占全球装机总量的1%,产品严重依赖出口。
技术结构不合理。中国最具优势的是电池片和组件技术,以及其他新兴电池的开发,但装备技术和原材料技术并没有真正掌握,由于工艺问题,基本上都是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
从太阳能光伏的技术路线来讲,60%~70%是单多晶硅材料发电,目前其转化率约18%,平均以每年0.25%的速度提升。但提升到20%将达到极限,必须实现复合技术,可成本将大幅增加的问题亟待解决。
晶澳是这一技术路线的领导者,转化率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晶澳在行业低谷的异军突起,除了其拥有太阳能光伏电池核心技术外,还得益于其多元化市场战略,在欧盟“双反”调查背景下,欧洲市场份额从40%多下降到30%以下,而销往亚太地区的产品已超过50%,其中国内市场也超过了20%。日本、澳大利亚、伊朗、以色列、摩洛哥,一个个新兴市场不断被开拓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