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光伏企业纷纷公布其二季度财报及预测后,光伏行业似乎出现了两极分化:有的公司在营收、出货量等指标上大幅提升,有的仍在大额亏损。
在晶科能源二季报出色业绩的带动下,8月16日当天,在美上市的国内新能源企业股价也一路走高:晶科能源上涨3.59%,英利绿色能源上涨4.41%,而昱辉阳光、天合光能分别上涨4%、2.5%。不过,这一现象并未得到行业人士普遍认可,股价的变动被认为是暂时的。
人们不禁要问:光伏企业是否真的活了过来,或还只是仍在喘气,不过脱离了垂危阶段呢?
业绩差异大
晶科能源于美国时间上周四发布了该公司的第二季度财报,其收入同比增长了43%左右至2.88亿美元,净利润也有800万美元,这家第一个在近期宣布盈利的美股光伏公司公布财报后,一些国内投资者就守在屏幕前,等待时机买入该股票。
另几家美股上市公司——昱辉阳光、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也在近期传递出利好:出货数据、毛利率都双双上升。其中英利绿色能源更是刷新了单季度的出货量新高,达到800兆瓦之高。
而航天机电同样不落人后,其估计上半年会有1.6亿元净利润,该公司二季度可能有1亿的盈利,而去年同期则亏损了1.92亿元。
这些佳绩似乎在提醒投资者们:光伏市场正在不断转好,企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也在攀升。
但是,海润光伏给出的答案就不这么乐观了:二季度其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有所下滑,同时净利润也为-1.1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609万元净利润,亏损在加剧。
出货量大增
尽管数据不同,但一家光伏企业的销售高层向记者表示,二季度确实是光伏行业的出货高峰期。
他说,之所以有着疯狂的出货量,是因欧盟对华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双反”调查的暂定税率(11.8%)是在二季度末才抛出的,因而纵观4至6月,为了避开可能到来的高额税率,欧洲地区的电站投资者及中间商们买入电池及组件的热情高涨,光伏需求也大增。在这一极端,有时因满产满销,导致部分公司甚至停接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