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山西省武乡县居民赵瑞星刚刚把18千瓦的光伏发电并入国家电网,成为山西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居民用户。据了解,赵瑞星家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由108块170瓦的单晶硅光伏组件、一台17千瓦的逆变器组成。该系统由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然后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并入电网。同时,产生的电能还可以储存在蓄电池里,在需要的时候转换使用。
长治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申红岗说,赵瑞星家的光伏发电并网后,最多的时候一天卖给电网84度电,最少也有30度。在满足自用的同时,第一周就入网340度电。
推广有瓶颈但并非“遥不可及”
为加快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今年3月份国家电网正式实施《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所有利用光伏发电的单位和居民在自用外,可以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电能并网解决了电量存储一大难题。”申红岗说,现在光伏技术已经很成熟,最大的问题在于电量存储。如果采用物理储能,蓄电池成本高、寿命短,会大大增加居民的投入成本,但如果把电能并网,电网实际上成了蓄电池,可以有效降低分布式应用的成本。
然而,“太阳屋”进一步推广却存在困难。申红岗说,一方面,光伏发电成本高,1瓦光伏的投资在10元-13元之间,由于国家对居民光伏发电的具体补贴政策还未出台,居民收回成本需要8年左右时间。另一方面,大量分布式用户接入会增加电网运行的成本和管理、维护难度。
业内专家表示,光伏产业要迅速发展必须降低发电成本。现在光伏发电大约一度电是一元钱,要求通过技术改进后,每年让它有所降低。
针对太阳能分布式电源系统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天津大学教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王成山说,这一特点不仅会对电网运行、维护带来困难,同时也会影响周边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分布式发电要想产生效益,关键是合理的能源配置。
王成山认为,微电网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它能把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用户负荷及储能等综合在一起形成网络,既是电网一部分,又是独立的用电单元,能够快速灵活响应用户需求,合理分配机组和储能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