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6日大限来临之际,中欧之间最大贸易摩擦案——光伏产品贸易争端友好收官。
欧盟委员会7月27日宣布中欧已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以一个可持续的价格达成新的市场平衡。自欧盟去年9月启动反倾销调查以来,商务部和中国机电商会组成的谈判团队已与欧委会展开多轮磋商,谈判一度破裂。今年6月初欧盟做出初裁,决定自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反倾销税率将会升至47.6%。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光伏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次谈判结果无疑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可谓意义重大。短期看,韩国和日本的光伏产业将因此受益。
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韩国在多晶硅的生产方面目前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韩国对中国多晶硅出口量自2008年开始,一路攀升,从第四位升至第二位。虽然韩国参与光伏产品市场的竞争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据了解,韩国已把2015年的光伏装机容量目标定在120万千瓦。
受全球光伏产业低迷影响,韩国光伏产业也正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主要企业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欧光伏产业的纷争能够达成协议,对于韩国的光伏产业来说,从短期看,也是有益的。因为中国对于海外多晶硅的进口依赖度是比较高的,韩国是中国最主要的多晶硅进口国之一,如果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就会对韩国的上游产业形成积极的带动作用。根据7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初裁决定,中方将对美国AEPolysilicon、MEMC、Hemlock等多晶硅公司分别征收高达57%、53.7%和53.3%的惩罚关税,而对韩国供应商征收的关税也只在2.4%至48.7%之间。如此一来,中国对韩国的多晶硅进口势必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