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力挺中国光伏企业。就在中欧光伏冲突剑拔弩张之际,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目标从20GW提升至35GW以上,并配套公布了电网建设、电价补贴、财税支持的政策明细。这等于告诉欧盟,中国光伏即便西方不亮东方也照常要亮,从而为中方的谈判地位加了筹码。
政府强力而恰到好处的支持,更以中国和中国经济在当今世界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交涉之基。为此,李克强总理、巴罗佐主席、默克尔总理(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由德国企业率先发难)多次直接电话沟通,为双方最终选择妥协奠定“顾大局向前看”之政治基础。中国分步在北欧、南欧、中欧、西欧开展全方位各有侧重的“经济外交”,为冲突的最终软着陆提供“外交支持”。
更为难能可贵且尤须发扬光大的务实做法是,面上谈判由中国行业商会组团打头阵,大小光伏企业集体参与。以往,碰到类似冲突,行业商会往往过分依赖政府,而商会企业则因谈判花费巨大而充当“缩头乌龟”——最好别的企业冲在前面,打赢了大伙跟着受益,一度成为行业内多数企业的普遍心态。而欧盟一贯自诩只信奉市场原则,若政府冲在前面,国际舆论对中国相当不利。改由企业率先出面力争,欧盟反倒被堵了嘴……本次光伏冲突软着陆,中国五大商会抱团力争功不可没。
随着中国继续壮大,中外贸易冲突将成常态。如何应对和化解还有更多方式方法有赖学习、总结、实践和推广。本次光伏冲突的化解之道,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现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