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反倾销案件中,中方始终强调一旦对华“双反”,对欧盟的伤害将比中国更大。为此,中方支持的平价太阳能电力联盟甚至委托市场咨询机构Prognos做了一份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欧盟征收35%的关税额度,将导致欧盟第一年损失11.97万个就业岗位,若征收60%的关税,将导致欧盟损失19.37万个就业岗位。
果真如此吗?中方的论据也遭到了欧美的驳斥。
一方面,今年3月,欧洲对报告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普华永道表示,这些中方声称欧盟将减少的就业数字,居然超过了德国官方统计的行业就业岗位的总数,因此研究并不可信。
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数据也使中方感到尴尬。此前中方最重要的反驳理由,即称反倾销将严重损害美国太阳能产业,导致美国光伏产品供应下降,价格上升。然而,美国对华征收反倾销税一年之后,戏剧性的情况发生了:美国当地的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不升反降,且2012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创历史纪录,达到3.31GW,同比增长76%。这些数据都使中方所宣扬反倾销将造成恶劣后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现在来看,中方前期的舆论战和高层游说虽凝聚了国内力量,但并未对欧盟产生实质性影响——在EUProSun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对方一再强调其掌握了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的充足证据。尽管这些“证据”从未被公布过。
实际上,中方手中并非没有足以扭转乾坤的大牌,只是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愿意出牌。
2012年11月,中国政府也对欧洲采取了报复性措施,宣布将对原产于美韩和欧盟的多晶硅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以挽回国际上日益失衡的产业格局。但这一利好中国光伏企业的举措却一拖再拖,此前预期中国商务部将于今年2月出台的双反初裁,因故推迟了,4月初又传出将再次推迟的消息。
分析人士指出,商务部一再推迟对欧美多晶硅双反,“估计是想看欧盟双反的初裁结果”,以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反制措施。批评者认为,中方始终没有对欧美反戈一击的举措,客观上助长了对方的气焰,加大了欧盟向中国征收反倾销重税的力度。
5月14日,上海举行了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太阳能行业展会,欧盟反倾销的高额税率成为会议期间讨论最频繁,也是最难解的议题。瞿晓铧笑称,反倾销就像是经济领域的“保钓”,不管有没有希望,都是要争一争的,至于争取的方式,永远都是协商解决。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展开首次出访。即将到来的德国之行,已被业界视作中欧贸易争端的最后斡旋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