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委会对于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案初裁的最后期限是6月6日,从各方面情况看,结果不容乐观。对此,惊呼这将成为压垮中国光伏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有之,担心光伏企业“会死一半”的也有之,一时间,好像中国光伏从此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围绕中国光伏产业会不会垮?一半的光伏企业会不会死?本文试图通过一些数字进行分析。
中国光伏产品对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和出口量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下降。2010年时,中国光伏产品99%出口,在占据全球市场60%的同时占据欧洲市场的70%,欧洲是主要出口市场。业界认为:“双反”如果成立,没有哪家中国光伏企业能吸收平均关税47%这一成本,所以对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势必下降。另一方面,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大幅削减光伏发电补贴影响,即使不发生“双反”,欧洲市场需求也要减少,其占全球市场比重已经从2010年的80%下降至2012年的40%,例如德国2012年安装量为7.8GW,预计今年将减为5GW。对于以上两方面,中国企业已有准备,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CEO瞿晓华说:“2008、2009年时,欧洲市场占到我们出货量的80%-90%,但去年第四季度已低于40%了。今年,我们预计该市场会低于30%。”相信这一状况只是阶段性变化,中国企业会在适应新的形势后重新夺回部分欧洲市场份额。
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基础市场空间仍然存在。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的总销售量应当为17.5GW,是由国外需求量15GW(25GW总安装量 ×60%市场份额)和国内需求量2.5GW两部分组成。2013年中国组件的销售量预计也是17.5GW,是由国外需求量7.5GW(25GW × 30%)和国内需求量10GW两部分组成。估计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市场机会仍将维持这一水平。这意味着对于中国有竞争力企业来说,扣除成本因素,相对2011年,市场空间是相同的。而此时全球供给总量已经减少,2011年中期开始的产业整合,使得全球产能已从70GW削减至60GW,国内产能已从50多GW削减至40多GW。这对于中国有竞争力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对此,全球前20家组件企业市场占有率已从2012年第一季度的58%提高到70%,这必将加速中国光伏产业的整合进程。2013年,全球光伏终端市场需求量预计为35GW,而产能为60GW。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光伏企业的终端市场需求量为17.5GW,产能却为40多GW,据此,“会死一半”之说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从2011年中期全球光伏产业进入整合期后,由于市场化环境成熟,境外光伏企业出现了一波破产潮,包括曾经的全球第一大产能企业Q-sell。到目前境外光伏企业规模化的破产已经转变为少量、持续的退出市场,先于我国结束了产业萧条期。相比而言,由于各种非市场因素影响,我国无竞争力企业大规模的破产尚未全面展开,产业仍处于萧条期。这一对比,于保持我国光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极为不利。借助各类市场力量,加速产业整合,在壮大有竞争力企业的同时迫使无竞争力企业的退出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欧美的“双反”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加速整合应当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17.5GW的市场空间已经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生命线,其中10GW的国内市场尤为重要。除了后期标准、并网、补贴电价几大关键环节的落实,先期项目审批摒弃国内司空见惯的人际关系运作,严格按照市场规则和标准执行已经成为事关中国光伏产业生存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中国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才不会“垮”,无竞争力企业才会“死”。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员、光伏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