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欧盟的双反大棒损人不利己
通俗的讲,双反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或者扰乱执行秩序。比如这一支笔是八块钱生产的,你非要卖六块钱,那其它企业就吃亏了,但是欧盟又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所以他就找到一个第三国,用印度来做比较。但是中国的整个环境和印度还不太一样,所以没办法完全做这种比较,但是欧洲觉得中国的光伏确实太便宜了,你出口到我们这儿来的东西便宜,对我们很多企业造成了影响。所以它其实是两个利益,一个是光伏是现实的利益,很多企业是受到冲击的,中国企业出口太多。还有一个是未来的利益,将是中兴和华为的。因为在技术上,在市场上,其实是要争未来的市场,尤其是不光是要争欧盟的市场,还有争中国的市场。
中国的光伏产业基本上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是亏损的了,大名鼎鼎的无锡尚德现在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了,所以如果再有一个惩罚性关税的话,那就会非常非常艰难。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不能光看到中国的困难,李克强总理也说了,说这个是损人不利己的。就是中国已经是雪上加霜了,但是在欧盟内部其实也是利益不均等的。为什么有的国家支持对中国做双反调查,有的国家不支持?因为光伏其实是两头在国外,只有生产、加工这一块儿在中国。中国虽然生产量很大,但是原料、技术也是从那儿进口,然后加工一下卖到欧盟去,卖到美国去。如果我出口出不了,我雪上加霜的话,那原材料进口不也是从欧盟那儿进的吗?所以这些天,欧盟的一些厂家也在那儿游行,尤其有一些电池生产厂,就是原材料厂家,中国的企业一旦不行了,就不从你那儿进口了,所以到最后怎么样,还看他们内部的一些博弈。我们依赖你消费我们的东西,但是你的一些企业也依赖我们。
马宇(《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贸易争端还会继续存在 还会有新的贸易摩擦出现
我个人感觉,贸易争端还会继续存在,除了现在的这个光伏说法,包括后边的通讯器材,可能还会有新的贸易摩擦出来。最近,欧盟采取了三十多项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就有十八项,那就是说一大半个贸易摩擦是在中欧之间发生的。但是反过来也说明,我们的出口竞争力确实非常强。
我们现在跟欧盟的贸易一年超过5000亿美元,每年我们向欧盟的出口3000多亿美元,从美、欧盟的进口有2000多亿美元,这个也说明对双方来说,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那必然在过程中也会产生贸易摩擦,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就对双方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应该考虑我们的根本利益。对各自来说,都有一个根本利益。这样的话,就必须考虑还是要保持我们合作的大的格局,在这个前提下,假如我们这个有矛盾,有分歧,我们可以再去讨论,利用规则并且也是双方再去对问题进行一个磋商,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