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
“为了应对欧盟双反和行业低谷,我们在年初的时候就已开始调整经营方向。”晶澳太阳能COO谢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他表示,公司调整的目的是不再追求规模,减少亏损,在减少低毛利业务的同时增大开发新兴市场的力度。在2011年,晶澳太阳能扩张迅猛,电池领域曾以2.8吉瓦的产能超越尚德电力,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电池生产商。
而据谢健透露,该公司正在减少产量,2012年该公司出货量为1.7吉瓦,2013年估计会在1.7吉瓦至1.9吉瓦之间。
“2013年以来,公司至少淘汰了300兆瓦的产能,基本上都是2005年和2006年的老设备,另外,一些手工车间也关掉了,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谢健表示,正是因为晶澳太阳能的谨慎和提前转型,让公司的亏损降到了最低程度,所以能从容地还上2013年5月15日到期的总价值1.19亿美元的可转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锡尚德就是因为5.75亿美元可转债到期而无能力偿还,被迫进入了破产重整,施正荣的首富神话就此破灭。而今,另一巨头赛维LDK目前也因数笔到期的可转债无力偿还而深陷破产传闻中。
除了收缩战线之外,光伏企业还在产品战略上做出了调整。
Manz亚洲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国平则对媒体表示,欧盟“双反”针对的仅是晶硅类光伏产品,但薄膜类电池不在其中,因此这也是中国薄膜电池生产商的一个机会。“我们今年除了在中国市场推出晶硅电池完整集成解决方案之外,还重点推出了铜铟镓硒薄膜生产线,薄膜电池的低成本和逐渐提升的转化率与晶硅电池相比,已有不小的竞争力。”
“之前,行业普遍预计中国今年装机容量有10吉瓦,最少能达到七八吉瓦,如果能按期完成这个目标,就能减少因欧盟"双反"所带来的损失。”陈国平说。
他表示,因为对中国市场的看好,该公司此前在苏州投资建设了新工厂,有近2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
“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谓"船小好调头"。”湖南利德电子浆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文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光伏业务目前占据70%左右的比例,以后将逐步减少到50%。而如果光伏市场再继续不景气,他们公司的生产线可以全部生产非光伏类浆料,以求应对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