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者”的尴尬:谁来接盘合肥赛维
搅黄钱江实业与赛维这宗交易的,是此前就已接管安徽赛维的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而最终出面收购的,也是合肥高新区所属的产业社会发展服务公司。从否决2500万元的交易,到升至1.2亿元的接盘价,整个资产的处理价格抬升了近五倍;尽管如此,赛维预计这宗交易仍将产生8000-9000万美元的净亏损,属于不折不扣的割肉甩卖。毕竟,作为2010年彭小峰的扛鼎之作,安徽赛维拥有48条生产线、1600兆瓦产能,总投资25亿元;即使每条生产线折价到1000-2000万元,保守估计整个项目仍价值5-10亿元。
当年,正是依托赛维这个项目,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阳光电源等光伏企业亦纷纷在合肥设厂落户,整体光伏投资超过220亿元;世界500强之一的3M公司还曾斥资10亿元为其搭建配套基地,而这也是3M在华最大的一笔投资。
这样的辉煌如绚烂的焰火般转瞬冷寂。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合肥赛维净资产已为负的5400万美元,银行借款约为4.85亿美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07%。坐不住的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开始接管垂危中的安徽赛维,但已回天乏术。
伴随1.2亿元的收购落定,赛维以惨重的代价将这个烂摊子彻底割肉,而合肥高新区只是打算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接盘者。有媒体报道,合肥方面已经找了超过十家光伏企业谋求转让或者入股,包括晶澳太阳能、海润光伏、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太阳能等;但截至目前,光伏巨头无一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原因显而易见,有企业高管直言,“合肥赛维资产只有10亿元左右,却要承担约30亿元的负债,谁敢接盘呢?”
整件事如同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仿佛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只是为之倍感头疼尴尬的由赛维换成了合肥当地政府。“一个从未进入过新能源、靠房地产起家的企业,能让安徽赛维起死回生吗?”,当初合肥正是以这样的质疑回绝了来自钱江实业的橄榄枝。然而,满腔的一厢情愿在光伏大佬面前碰壁之后,摆在合肥面前的难题或许已经变成:如果不以更低的价格转让出去,会有谁愿意承担30多个亿的债务呢?只是事过境迁,即便合肥方面想吃回头草,不知如今已跻身赛维第三大股东的郑建明,还会给曾经的“搅局者”同样的机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