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曾经见证了
尚德成长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对尚德的衰落心存惋惜。那么尚德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破产的边缘的呢?这还要从1999年的一个餐馆说起。
1999年,两个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一见如故,杨怀进在异国见到了他江苏扬中的同乡——施正荣。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打算归国创业。
记者张硕:2000年,刚从澳洲归来的施正荣和杨怀进,带着项目计划书,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我身后的上海技术交易所,听他们宣讲的,是一些上海的太阳能专家和投资人。施正荣走上讲台,慷慨激昂地说,全世界太阳能技术第一流的专家就是我。但是坐在台下的听众没有一个人表示感兴趣,甚至有人对杨怀进说,你根本不懂中国国情。”
但是,意气风发的杨怀进和施正荣并没有灰心丧气,从上海离开,他们又在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的许多城市连连吃了闭门羹。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无锡。杨怀进:我们很幸运,就是说当初基本上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到得到无锡市政府的这样一个支持,特别让我感觉惊讶的是无锡市的市委书记王佳俊,他听了这个项目汇报之后,他立即就是说召开了这个几家投资者的会议。无锡尚德就成立了。”
建立尚德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初期启动的资金需要八百万美元。无锡国联集团、小天鹅等几家大国企,每家一百万美元,就这样为尚德筹到了第一笔资金。杨怀进:到位资金大概是五六百万的美金,实际上都由无锡当时国有的几家企业都分摊掉了,当时他(李延人)是经委主任,他的资源也是信誉个人魅力也是相当强的,他帮助了尚德早期的运营资金的问题。”
我们在无锡见到了这位原来的无锡市经委主任,也是尚德的第一任董事长李延人,在那时,施正荣常常称呼他大哥。但是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面对我们的镜头。当时正担任无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荣建国,至今还记着这个海归博士“小施”刚来到无锡新区创业时的情景。荣建国:就是(像)这个我们平时传说中的中关村的学子背个挎包,有个笔记本电脑,打开电脑纵览世界,看他的学习情况,看他的欧洲的生活情况,看他的这个产品的研发,他发明论文的,反正所有的财富都在这个笔记本里。”
与施正荣、杨怀进一起回国的,还有他在澳洲实验室的同事张凤鸣博士和澳大利亚人泰德。这三位博士、一位硕士被大家称为尚德海外归来的“四兄弟”。张凤鸣:我当时是以尚德的首席科学家,然后兼这个技术研发中心的经理。当时就是创建研发中心,当时有一个新的起点,后来招聘这种技术人员,特别是研发方面的人员,再一个就是研发是国内最大的一条生产线。”
在无锡落地的尚德,也得到了无锡市和无锡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尚德进入运营正轨大大缩短了时间和成本。荣建国:在很短时间内他已经完成了企业的串联?,完成了计划的报批,他要把美金的进口要报批的,作为刚起来的公司他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经验再去建厂房,时间也不允许,条件也没有,拿出现有的标准厂房无偿的给他使用,应该说是我们也是一站式服务,站站有人管着,每个关键的结点都有人在那里支持着。”
虽然当时的尚德已经建成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光伏产品生产线,但是由于市场销路还没有打开,尚德的生产资金还常常短缺。但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施正荣和伙伴们一起撑过了尚德初期最艰苦的时光。荣建国:尚德的起步,是人的努力,各界政府自支持,里面关键,应该说是和施正荣个人的魅力,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他周围的创业团队,团队包括当时不是讲四兄弟,他看见李(延人)主任总是叫大哥。”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