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花三四万元,买一套太阳能电池板,在自家的楼顶天台上搭一个“电厂”,每天发十来度电,一部分自用,剩下的卖给国家电网,用七八年收回成本,剩下十几年净赚。家庭发电厂是否真的前景广阔?昨天,本市两位已成功并网的个人家庭发电者向记者展示了使用结果:自家用电基本能够保证,赚钱却不一定。
“住自己的房,用自己的电,目标是打造光伏界的苹果级企业。”昨天,本市顺义居民任凯这样向记者描述他的创业目标。而此前,任凯已成功在自己联排别墅的屋顶和阳台上,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用的多晶硅等装置,并第一个将民宅发出的电并入了北京电网,部分地实现了“用自己的电”。
去年10月,在我国光伏产品遭遇欧美双反调查,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刻。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今后,电网企业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业主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不收取费用,允许富余电力上网。业内专家称,光伏行业发展迎来转机。
此后,国家电网全系统受理了国内几十位个人的申请,而北京顺义的居民任凯成为本市家用光伏系统成功并入电网的第一人。
今年1月25日开始,任凯在自己家屋顶和阳台装配的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天有10度电顺利并入北京电网,按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价格,收购价格为每千瓦时0.4002元。由市电力公司每半年与他“结算”一次。任凯发1000度电,可得400元。当时,本报曾率先报道了北京民宅变身光伏电厂的全过程。
当时的任凯还在一家外企任职,报道时坚持让记者使用他的“笔名”。而昨天,任凯向记者透露,由于近两个月来有很多人向他咨询如何才能实现“用自己的电”?他由此找到了创业思路。
昨天,任凯的“北京慧能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作为自然人投资的公司,将专门提供太阳能发电方面的咨询、设计、安装等“一条龙”服务。
徐晓东:“节能环保,但不为赚钱”
“我一直关注这个事,退休了,就想试一试。”昨天,还在外地出差的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晓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徐老曾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主任,此前曾参与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执法检查等工作,他长期关注环境资源领域新动向,并在自己家中成功完成了太阳能发电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