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透露,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有关意见,并有望于近日获得讨论通过;扶持政策将涵盖补贴、科技创新、分区电价等方面,准入门槛有望成为最先出台的政策之一。结合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也有类似表述,可以确认,国务院光伏新政“国五条”的实施细则已是呼之欲出。
值得注意的是,丁文武在谈及即将出台的准入门槛时,强调这并非行政许可,未来不会硬性干预企业进入光伏业,而将因势利导。他还表示,政府将用市场力量来推进光伏行业的兼并重组。这或许表明,政府正在试图走出以往“包办式救市”的误区。的确,正处迷惘彷徨的中国光伏业亟须政府、企业共同摒弃投资冲动和规模躁动,以足够理性和智慧的灵魂指引果敢前行的脚步,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惟其如此,中国光伏才能真正拥抱行业的春天。
政府:告别救市误区重拾市场力量
关于政府出台新一轮救市的初衷,丁文武表示,太阳能光伏产业最近一两年正陷于寒冬期,大多数企业亏损;在多晶硅领域,大概85%以上的企业已经停产,处于亏损状态,所以有必要尽快推出政策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
在无锡尚德破产重整后,伴随龙头企业的垮台,中国光伏似乎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方面,培育内需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多项催热举措尚未显著起效;而欧盟对华“双反”大棒已高高举起,中国光伏在海外市场节节败退。伴随光伏业步入冰点,业界对于救市的探讨和反思却逐渐升温。
来自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1年统计的光伏企业数为262家,2012年已经降至112家,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了光伏行业。即便如此,201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达4500万千瓦,仍是2009年的700%。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李俊峰认为,中国光伏走到今日这般田地,根源在于过多的投资扰乱了光伏市场的供需平衡。2007年,光伏产业的回报率高达200%-300%,而2011年就仅剩10%。他认为,光伏企业经营应当回归理性,要“接地气”,不能盲目扩张;向下游及终端市场延伸产业链,才是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厦大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表示,从无锡尚德破产来看,现在地方政府已经没有选择,不得不去兜底;以往光伏是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盘,但今年可能会迎来大规模国有化的风潮。
但丁文武的表述则显示,至少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并不赞成地方的“国有化”救市。他强调,政府不应限定企业该不该投入光伏产业,准入门槛的提出,只是让企业参考该不该上光伏项目,相关部门参考有无必要支持;如果企业达不到条件,可能在银行贷款、土地审批和环保方面对企业有所要求。不变相为企业做主,不替企业大包大揽,明确政企的界限,各行其道、各负其责,才能跳出以往“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