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因为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我国最大的光伏“明星”企业无锡尚德,被当地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其创始人施正荣也由“首富”沦为“首负”。
2005年“尚德电力”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时,在公司暴涨股价的哄抬下,施正荣凭借186亿元的身价,一跃成为2006年的“中国首富”。2008年初,“尚德电力”股价最高涨至90美元,施正荣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风光时难以料到没落的速度和境况。5年过去,随着无锡尚德破产,“尚德电力”股价几乎一文不值,施正荣本人也一夜回到解放前。
在无锡尚德破产的原因上,人们众说纷纭。除了说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外,更多人将矛头指向“产业过剩”,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谁该为“产业过剩”负责任?在我看来,政府“有形的手”更难辞其咎。
首先,政府的放任和不作为造成光伏产业“一哄而上”的混乱无序和过剩。
市场经济体制下,事关国计民生或对国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项目上马,需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批,以求对市场“无形的手”的不足进行矫正。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上,“有形的手”显然没有伸出来,只是充当了摆设。
2009年我国新能源相关产业政策出台后,各地政府对国际市场毫无判断的情况下,就纷纷贸然发力光伏产业,支持本地光伏项目“大上”、“多上”、“快上”,低水平、重复的格局由此形成。以江苏为例,自2008年开始,这个全国光伏第一大省先后建设了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光伏产业园。
虽然号称绿色环保产业,光伏产业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能量,实际是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的“三高低效”产业。专业人士计算,生产1千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需要10公斤多晶硅,这些电力只供一台冰箱工作1天。而制造10公斤多晶硅,却需要燃烧2亿多吨煤,这些煤炭生产的电能足以让一台冰箱工作20年。如此高耗低效的新能源,注定普通市场无法消费,只能吸引一个客户,就是政府,而且是能够提供高额补贴的美国、德国等国家政府。统计数据,中国90%左右的光伏产品只能出口欧美市场。
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狂热扶持,当然是源于对上级政府政策的迎合,以及GDP和个人政绩的追求,至于是否考虑到行业长远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接受度,我们不得而知。如果说地方政府的冒进造成了光伏产业的过剩,执掌审批的发改委却犯了“玩忽职守”的错误。地方政府的“头脑发热”,发改委不应该被“传染”,应保持清醒和理智,立足于光伏产业的健康长远有序发展,对国际国内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后,审时度势地对一些项目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