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首富
施正荣看到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巨大商业空间,2000年,带着自己的技术和40万美元存款回国准备创业。当年,施正荣像所有推销技术或者商业模式的真假商人一样,拎着一个小挎包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四处游说。在辗转了七八个城市之后,施正荣发现大部分地方政府官员都没听说过太阳能光伏产业,自己还常常被当成了骗子。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机会出现在离施正荣老家江苏省扬中市不远的无锡市。2001年,在经过一番考察之后,无锡市政府主导,由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国联旗下的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等数家具有国资背景的公司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占股75%,设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而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和估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尚德,占股25%。2005年,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股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并且成功登陆纽约交易所,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2006年,尚德电力的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43岁的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老大脾性
凭借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击败一众互联网、房地产老板成为首富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07年,英国《卫报》将施正荣评为“能够拯救地球的50人”之一。
施正荣似乎很愿意接受类似的国际性奖项,而在国内公开场合,则很享受观众要求合照和索要签名的举动。施正荣开始频繁地出席各种社会活动和行业论坛,并且越来越以光伏行业带头人自居。在2008年底的一次新能源行业峰会上,站在台上发言的施正荣指着台下坐着的诸多同行大佬和政府官员说,“你们回去要好好反省一下。”当时的背景是,由于遭受了经济危机,海外市场需求量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大幅下滑,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施正荣以老大的口气要求维护行业秩序。
掏空尚德
在尚德初创的头几年,施正荣喜欢跟工人在食堂吃饭,经常去生产车间,了解、指导一线的生产情况,并且只领四分之一的工资。而在尚德上市之后,施正荣逐渐脱离了务实肯干的作风,迷恋上资本运作。
2006年底,施正荣通过复杂的财务手段成立了亚洲硅业,并且慢慢从幕后操纵走向前台运作。亚洲硅业在成立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获得了来自尚德一份价值15亿美元的大单,而直到两年后亚洲硅业才开始向尚德提供多晶硅产品。2008年,施正荣以妻子张唯为法人代表的尚理投资成立,该公司与尚德之间也存在多宗关联交易。
此前,海外已有投资者就此将施正荣诉至美国法院并获立案。3月8日,尚德电力董事会就施正荣个人的关联交易展开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