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美元的历史巅峰后,开始一路下跌2006年1月尚德电力股价突破40美元,施正荣问鼎首富2005年12月施正荣100%控股的尚德电力登陆纽交所2001年施正荣在无锡市政府的扶持下成立无锡尚德20...
2008年1月:尚德电力股价攀上90美元的历史巅峰后,开始一路下跌2006年1月尚德电力股价突破40美元,施正荣问鼎首富2005年12月施正荣100%控股的尚德电力登陆纽交所2001年施正荣在无锡市政府的扶持下成立无锡尚德2013年3月尚德电力宣告破产重组,3月22日收盘报0.42美元2012年8月深陷亏损与GSF丑闻的尚德电力股价跌破1美元,收到退市警告
“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几乎经历了过去一个世纪当中所有经济危机和行业起伏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伯恩斯坦在其著作《风险》当中如此写道。
施正荣花12年构筑的光伏梦,一觉醒来繁花落尽终成空。上周三,曾经产能全球最大的光伏巨头尚德电力宣布,作为公司经营主体的无锡尚德破产重整。
结局就是这样残酷真实得让人措手不及。施正荣和他一手缔造的光伏巨头,以及曾经一起和他们为光伏产业欣喜疯狂的地方政府和银行,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全行业亏损和产能过剩的尴尬局面。
人物成败
施正荣
多面博士的财富过山车
施正荣喜欢别人叫他“施博士”。这位现年50岁的太阳能技术博士在过去的12年时间里,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到问鼎首富再到分文不值的过山车,也展示了他勤俭奉公同时暗地自肥的多面性。
留学拜师
1983年,20岁的施正荣凭借优异的成绩,从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仪器专业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88年,施正荣在上海获得硕士学位后得到公派留学机会,去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马丁·格林当时正在研究一项全新的课题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就是把薄膜硅附着在玻璃上。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可以让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下降,并且实现大规模应用。而施正荣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博士生三年都没有攻破的难题,完美地让薄膜硅附着在玻璃上,并且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1991年,施正荣以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获得博士学位,也深得马丁·格林的厚爱。
1993年,30岁的施正荣加入澳大利亚国籍。1995年,在马丁-格林的推荐下,施正荣出任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享有优厚的生活待遇和工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