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赊账、不降价”
记者:昱辉怎么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李仙寿:我们在国内的出货量很小,去年不到100兆瓦,占我们总出货量大概10%。
记者:不看好中国市场的应收账期?
李仙寿:完全正确,因为国内光伏电站什么的做的人多,会有三四百家组件厂,一次投标会有几十人,竞争非常激烈,这种环境下无法谈到好价格,不能拿到好的付款条件。中国的许多电站投资人刚进入这个行业,对产品的鉴别能力很低,看不出好坏差别。用招标的方式,只能看到价格,不能看到产品价值。这是我们不看好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原因。
记者:昱辉表态不赊账、不降价。这会否导致国内市场份额萎缩?
李仙寿:我们在国内比较难拿到订单。现在的太阳能企业资金都比较紧张。看一个项目能否实现正的现金流非常直观,一般国内的项目如果附加条件不好,我们就不会去做。
记者:你曾说会做一个新的多晶硅改造项目,可以把成本降低到10美元/公斤。进展如何?
李仙寿:这个方面现在比较成熟的就是西门子改良法以及流化床技术。流化床现在有公司宣称可以做到10美元/公斤。我们也有多晶硅储备技术。但有了采用新技术的多晶硅产能,老的产能怎么办?这相当于过去电灯泡和荧光灯的关系。对新的技术拥抱太快有时反而是打击自己。现在不是要急于把成本降下来,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把产品价格提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