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光伏行业产业链上的优势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定于3月20日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举行保利协鑫能源、英利绿色能源深度战略多边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地位,发挥良好的协同效应,在产业链优势分工、硅片产能配套和供应链业务以及电站合作开发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协会领导、行业专家,保利协鑫能源董事长朱共山、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苗连生以及媒体代表将出席签约仪式。
继2012年12月大幅增长后,今年1月中国的进口多晶硅继续保持着量升价跌的倾销态势。记者近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掌握的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上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6791吨,环比增1%,同比增12%。同时,进口均价则跌至18.5美元/公斤,环比降12%。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初裁在即,海外巨头正在抓紧最后机会突击倾销,并筹划多个规避之策,这足以引起有关方面的警惕。
海关统计数据可见,上月来自德美韩三国的多晶硅进口占比从去年12月份的76.7%提升到89%。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增幅高达82%,而其进口均价14.7美元/公斤与来自德国的进口均价25美元/公斤,均为2012年1月以来的最低价。“海外巨头都希望赶在初裁之前把尽可能多的硅料卖到中国来,这种倾销态势已经很明显了。但中国有可能会追溯征税。对此,有的海外多晶硅巨头采取在中国设仓库、先大批进来再分销,或用一些临时性公司进口的方式来应对。”硅业分会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据他介绍,国内有大量处于休眠状态的进出口公司。海外巨头只要支付少量费用就可以让这些公司为其所用。到时候一旦追溯征税,则只要把这些公司一关,就可逃避掉税收。此外,由于来料加工不需要征税,一些海外巨头还寻求通过这种方式规避“双反”。如2012年进口的8.2万吨多晶硅中,一般贸易方式只占48%,其他大部分都以来料加工方式进,且比例逐月上升。海关数据也显示,1月份进口中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比例已升至52%。
最后,还有些海外公司打算未来以硅片代替硅料。“对光伏企业来说,进硅料进硅片是一样的,都属于原料。而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掌握比较严格,因之前没有硅片进口的数据,对硅片就没有立案。未来对方很可能先将硅料运到东南亚一带加工成硅片,然后再出口到中国,以逃避‘双反’。据我所知,已经有很多企业在策划这么做了。”上述人士说。
3月18日,保利协鑫报告2012年其太阳能材料业务亏损约4.32亿美元,其中包括多晶硅和太阳能硅片。太阳能材料部门年销售额约为16.9亿美元,较2011年26亿美元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