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尚德走到今天的局面,跟无锡市政府的“溺爱”有关系。如果政府部门对光伏产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规划,而不是盲目上马项目,或许无锡尚德也不会超速发展。直至今日,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尚德电力,这家曾经站在光伏行业顶端的企业,如今负债累累,寸步难行。
3月18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未能在约定的3月15日偿付高达5.41亿美元的可转债。
债务违约似乎已成定局。但在公告中,尚德电力表示,公司正持续跟可转债的持有人沟通进行债务重组(即修改原定的债务偿还条件)。
“已经有60%的可转债持有人同意延期偿付。”尚德店里的公告中显示。
但法治周末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08年发行这笔可转债时的募集书显示,只有100%的债券持有人同意,方可延期支付。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剩余的40%的债券持有人对尚德电力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不同意延期支付,债务重组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破产的条件。”曾经参与太子奶破产重组工作的律师韩传华告诉记者,若尚德电力无法偿付到期债务,那就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着破产的局面。
尚德电力身上背负的债务,不仅仅是5.41亿美元那么简单,在它身上,还有其子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尚德)为借款主体借来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负债。
近两年,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的重重重压,光伏企业从盈利的高峰,逐步坠向亏损的深渊,而发展尤为迅猛的尚德电力所遭受的冲击尤为严重。
“尚德的发展是一个奇迹。”2006年3月,尚德电力登陆纽交所之后3个月,有调研机构这样评论这家企业。
7年之后,当尚德电力背负上如此沉重的包袱,如果它能够顺利挺过去,或许也堪称另一个奇迹。
“市场对尚德电力的反应很不好,其股价一直在跌,尚德电力已经无法通过自身能力渡过难关,其能否继续经营和发展,主要要看无锡市政府。”长期关注中国光伏产业的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破产还需过法律关
韩传华告诉法治周末记者,5.41亿美元的可转债违约后,由于发行可转债的是尚德电力,所以购买可转债的债权人有可能为了自身权益,起诉尚德电力或向法院申请尚德电力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