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锐也认为,现在产能过剩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虽然还存在,但比2012年已经有所改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需求比原来要多,光伏市场还在增长;另一方面,供给端企业非常谨慎,已经很少再扩产。此外,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停产,一些国外企业也倒闭了。
专家认为,解决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多要依赖市场自身的作用。在廉锐看来,光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多分析市场状况,排除外在行政力量或者不理性的因素,避免盲目扩张。“多晶硅企业当前最主要是把生产成本降下来。组件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要多重视品牌、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产业困境受到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国已相继出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等。《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千瓦。而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计划,2013年将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全年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
赵玉文认为,解决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在于启动国内市场。光伏产品的百分之六七十若能在国内市场消化,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不会很突出了。“现在的关键是,要出台一些能够实施这些规划的具体措施。”
记者获悉,实施分布式发电的具体政策文本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毕,并已经上报,正等待有关部门批准。
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预计,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总需求为32吉瓦,如果中国国内市场能达到七八个吉瓦,中国将成为2013年全球光伏第一大市场。
“中国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以前都卖到欧洲和美国,现在把外需改为内需,甚至以内需为主,这是历史性大转折。‘两头在外’未来有望变为‘两头在内’。”朱黎辉说。不过,在他看来,拉动内需,也存在很多困难,比如在分布式光伏上网方面,由于我国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进行改造需要大量投资。
朱黎辉建议,要落实好分布式光伏并网的补贴政策,可以将3.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补贴光伏并网电价和光伏发电的应用。此外,协调各个局部利益,设置光伏行业准入门槛。
赛迪智库建议,从国家层面上加强光伏行业的组织管理;引导产业转移、鼓励研发、探讨和摸索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妥善应对欧盟“双反”,完善光伏产品补贴机制、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以扩大光伏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