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政策风险。在政策稳定的国家,一般都是国际公认评级很高的国家,比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诚信度、经济实力、配套法律保障措施都很高,一旦在投建前确定电价,未来20到25年发电收入都会按照该价格执行,所以投建风险小。相反,在捷克、希腊、保加利亚、乌克兰等国,一般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之后,追溯性追加额外税收,导致投资人收益预期无法实现,甚至出现大额亏损。媒体中提及的公司,在保加利亚、希腊等地投资大量电站,事实上他们的资产无法按照预期变现的原因就在这里。
最后是资金安全风险。主要指因投资模式、投资渠道、投资方式、投资回收期、汇率风险等带来的资金安全问题,不合理投资模式带来的成本过高、资金支付不安全等,汇率波动过大导致投资严重贬值,所以选择合理的投资模型及税务架构,通过第三方帐户进行支付,引入第三方担保等。
2009年起,大量的中国生产型企业开始选择出境投资太阳能电站,没有深入了解电站投资潜在的风险,莽撞投资,使用自己的产品,选择最便宜的EPC承包商,不用有经验的律师。建成之后,不购买运行保险,不选择有经验的公司运维,为了追逐高利润,选择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投资等等,给未来资产出售埋下了恶果,太阳能电站是资金量要求巨大的项目,无法及时融资或者出售,将会造成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对于光伏项目投建人而言,光伏电站价值的形成以及资产的流通,必须确保在如下方面做足功课:项目投资所在地新能源政策稳定性以及财政支付能力的研判、项目本身的充分调研和技术设计、以国际商业银行对光伏电站项目规格级风控要求、国际金融机构资源储备以及收购标准的预沟通,还有选择国际经验丰富且具有良好银行认证背景的工程总包商(EPC)。
其实,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光伏电站在资产、现金流以及流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也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固定资产投资内部收益率最高的产业领域之一,对追求安全收益回报的国际银行、基金和投资者而言,都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上述价值及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对光伏电站投建市场规律、技术规范、安全保障以及资源配套的遵循基础上,否则只能让原本寄希望于下游投建带动上游生产的光伏企业在“看上去很美”的迷途中越陷越深。
(作者为德国拜尔光伏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