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Research原资深光伏分析师王润川告诉中国经济时报:“像天华阳光30MW项目一样,并入地方电网是值得肯定的,但光伏电站的发展要考虑整个地区的电网吸纳和消化能力。”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王世江说:“地方电网比较脆弱,稳定性比较差,地方光伏电站并入地方电网,也要考虑到对地方电网的冲击。”
两个关键问题
介于稳定的利润回报率,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类企业,都疯狂涌入到光伏电站建设的队伍中来。一般认为,只要能拿到“路条”,仅建站后转手卖出,就可获得10%左右的净利润。而走完全部流程,一般不会超过半年时间。
但盈利或许不那么容易。王润川告诉本报笔者:“建设光伏电站的一些环节,比如选址、设计、建设并不是特别成熟。另外,资金是大问题。1GW的组件产能的企业,销售额大概有50亿人民币,运营资金10多亿就可以了,但投资1GW光伏电站要100亿左右,自有资金也至少要20—30亿。”
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说:“要真正启动中国国内的光伏应用市场,现在还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如果不自用的话?上网部分能不能全额收购?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第二个是电价的执行年限?从哪天开始执行?执行多久。这两点是锁住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使得企业没办法清晰地预测投资一个项目的回报,收益率不安全,形不成一个商业模式。”
参考光伏发达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除去政府在用户侧给予丰厚的并网电价补贴?固定的收购电价也让电网和投资者方便计算收益和成本,同时有利于保障项目质量?更易鼓励于配套电网的建设。这明显要优于用行政措施强令电网全额收购。
莫尼塔投资新兴产业研究小组分析师唐小东认为?目前还不大可能看到系统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出台?原因其一是光伏成本相对比较高?其二是担心光伏发电爆发式增长后出现类似风电并网困难的问题。
融资与售卖
上述两个关键问题不落实,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光伏电站的融资和售卖。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多不做长期项目,光伏企业很难从国内银行拿到贷款。因此,融资大多在欧洲进行,但介于整个欧洲的信用危机,企业的海外融资也并不容易。
2011年末,国内光伏巨头英利和兴业银行(601166)曾试水“融资租赁”。英利通过贷款等融资手段购买太阳能发电系统,进行安装、维护,满足租赁方的电力需求,从而收取租金并获得赋税减免,以缩短现金的流动周期,避免了目前太阳能企业普遍面临的现金和资金问题。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都相继出现融资租赁,且市场被看好。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