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在区域政策和资源优势的推动下,已形成了江苏、河北、浙江、江西、河南、四川、内蒙等区域产业中心,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光伏产业集群企业。
产业集群使得特定空间内的同行业企业共享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光伏产业集群化的形成并非源自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而主要是政府的政策规划所导致的。2010年常州市光伏行业销售收入超过320亿元,在此基础上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三年跃升计划》、《常州市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促进光伏产业园的发展,引导中小型光伏企业的集聚。江西省最新出台的《江西省“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一核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新余为光伏产业发展核心区,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为光伏产业发展集聚区,其他有关设区市配套支撑。
4)、产业垂直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2008年,硅料价格的暴跌使得光伏企业走上了“垂直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表2显示了11家骨干光伏企业的产销类别。可以看到英利绿色能源已经覆盖了从上游原材料生产到下游光伏系统搭建的全部产业链。其他10家企业也都已不再局限于产业链的一端。
光伏企业选择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首先是看中了该战略本身具有一些优势,比如能够节约企业交易成本,稳定原材料供应,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进入壁垒等。其次是因为在目前缺乏技术创新的情况下,成本竞争十分激烈,而垂直一体化可以使许多生产环节以成本价供应,从而降低产品总成本。最后,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的英利、天合在2008年硅料价格暴跌中表现抢眼,引起后来的企业竞相模仿跟进。
4.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弊端
1)、行业发展波动性大
我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出口将导致整个行业受国外需求影响极大。国外需求旺盛时,光伏产业行业一派繁荣景象;国外需求不足时,则面临严冬。行业发展波动性很大,从而使得行业发展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