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正式挂牌成立。不同于同赛维合作的LDK研究中心,太阳能光伏学院具备了本科生的招生、培养及整个教学计划。在周浪看来,光伏学院是付诸于全省的布局,研究中心为单一企业提供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适用。
“那个时候对于合作赛维还是热情度蛮高。”周浪说道,正处在行业巅峰的赛维,很快便和周浪达成了口头协议,赛维以慈善事业名义,向太阳能光伏学院提供资金赞助。
合作意向很快达成,但周浪没想到的是,市场变化更快。“金融危机,之后的“双反”,都来得太快,还没来得及签署正式文件,光伏就进入了寒冬。”周浪说道。2009年,太阳能光伏学院依托材料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只是学院招牌上,不再出现LDK的标志。
刚高考完的岳鹏将材料物理(光伏方向)专业作为其首选专业,在他看来,新能源,很高端,应该会很有前途。
岳鹏和他的同学们,连同专业分流过来的07级学生,成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2009年的光伏行业确实没有让岳鹏失望。2009年下半年,就在岳鹏入学后不久,国家一套扶持光伏产业的“组合拳”出场,整个行业从2008年的大萧条中恢复过来,大部分企业开始盈利。2010年,各个企业订单激增,不少企业都拿订单拿到手软。
“那时候我们的毕业生出去做光伏,跳槽一次加1000工资,跳槽一次加1000,工作几年年薪十几万是很正常的事。”周浪说道。在光伏野蛮生长的年代,光伏毕业生一年跳槽几次或者更确切的说,被猎头公司挖走几次是很正常的。据2012届的光伏学子称:“更甚者,曾任职于有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界黄埔军校之称的赛维LDK技术研究院的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依托学院--笔者注)的师兄,三年之后被其他公司挖走,年薪五十万,配备奥迪A6……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寄希望于未来
作为全国首家本科层次光伏学院院长,周浪背负更多的不是教学压力而是学生就业压力。
2012届的毕业生,根据南昌大学材料学院的统计,只有3人进入赛维等光伏行业“六大六小”12家重点公司。2011届,也就是从材料学院专业分流到太阳能光伏学院的07级学生毕业时有4个进入赛维LDK技术研究院,1名进入晶澳,5名进入晶科,4名进入特变电工新能源,但现在也大多数已经转行。
“光伏专业毕业生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这个行业门槛低、利润高、而且发展的机会也好,学生没干几年,年薪都在10万以上。但是现在行业不景气,过去那种情况不太可能了。”在最近和学生的座谈会上,周浪开始更多地向学生说行业前景而不是现状。
但是周浪坚持光伏能源还有一个10年或者是20年比较好的发展时段。“光伏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能源的危机,环境的危机,一切都指向新能源新的发展。”周浪说道。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