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浪的学生也不再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自豪,他们不得不面对自己凭这个专业还“能不能吃上饭”的现实问题。
今年将毕业的岳鹏本希望能够进入到一家光伏企业,底薪3000元,工作三五年后能涨到8000元。但在整个招聘季,简历投了不少,面试也参加过几次,岳鹏还是没有找到工作。“校园招聘提供给光伏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非常少,台州的一家公司在我们学校只招一个人,十几个人报名笔试面试。”进入面试的都是同班同学,和昔日要好的同学竞争让岳鹏很无奈。
“去年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全班49人有5个去做光伏,而我们全班35人,还没一人找到和光伏对口的工作。”岳鹏说道。在岳鹏的记忆中,这两年的光伏毕业生都已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作为2013届的毕业生,在2012年光伏行业两轮裁员潮下,岳鹏和他的同学们不得不考虑放弃光伏,另谋职业。
光伏业的“寒冬”,岳鹏早在2011年的企业实习时就已经感觉到了。2011年,岳鹏所在班级到赛维LDK(南昌)实习,2012年,该公司被赛维集团出让给奥克股份(300082,股吧)以抵销1.07亿元的债务;2012年,他们到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有限公司实习,不久之后,多家媒体爆出超日集团陷入债务危机。
“从去年年初就开始看到一些不好的新闻了。”即将毕业,岳鹏更加关心行业动态。江西赛维LDK裁员9000人左右;无锡尚德从2008年至今裁掉4000人左右……一条又一条光伏龙头企业开始裁员的新闻让他更加担心自己的就业。
岳鹏的同学已经纷纷开始“转行”了,有的做销售,有的做管理,更多的签了与LED、半导体相关的企业。
身负厚望
周浪希望做一个像中国早些年煤炭学院、北京钢铁学院的学院。在他眼里,这样的学院“植根产业、服务产业”,能直接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光伏行业的崛起让周浪看到了成立这样的学院的机遇。2008年江西省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8.9亿元,全省生产的多晶硅片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龙头企业赛维的产能超过1400MW,成为全球第一家产能超过GW的光伏企业。
江西省也在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省长亲自部署,每月一个调度会,相关厅局出具体方案大力支持光伏产业。”教育厅高教处的蔡琦副处长形容那时政府对光伏行业的支持时讲道。对应职能,教育厅很快出台了光伏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9月8日,江西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部署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布局,当年,全省高校共招收光伏及相关专业12000人。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