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利羁绊 错失良机
在尚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中,无论是资本方、政府方以及施正荣本人,都通过各种途径试图探寻解决之道,破解所面临的生死局。但是,同样是由于施正荣个人的优柔寡断和个人利益作祟,导致尚德面临今天这样的局面。
在尚德危局刚刚爆发之时,实际上无论是破产无锡尚德,还是退市尚德电力,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部挽救“大而不倒”的尚德。破产无锡尚德,则施正荣破局成功,但包袱则全部甩给了政府。尚德电力退市,国资接手无锡尚德,而施正荣将失去一手缔造的尚德帝国。面对这样零和博弈的局面,施正荣以个人利益为考量,迟迟不做最终的决定,导致企业的境况一步步恶化。
而且,在此过程中,无锡市政府提出了诸多的方案支持和帮助尚德,但是施正荣一直拒绝政府方面的财务审计组的进入,从而导致事态久拖不决,一步步将无锡市政府也推到了个人的对立面。甚至在国开行提出以其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出手救援之时,仍被施正荣拒绝。企业的经营,需要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包容与理解,但面对尚德难题之时,施正荣的个人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博弈,仍无法超脱于个人的利益,仍无法以企业的总体为考量,这不仅仅对企业无益,同时也让其失去了大量的潜在支持者和同情者。
另外,新CFO接任之后,出于整体财务平衡的裁员与关厂 ,阶段性地保障尚德的延续和运作。但是,这些本可以提前采取的措施,也因为施正荣对于自有产业的感情而犹豫不决,使得继续开工的工厂成为尚德的重要负担。而且,对于昔日的诸多高管,其较高的收入水平也一直是企业重要的成本项,但因感情所累迟迟无法消减。
在诸多领域受到个人情感的左右,平衡博弈过程中受到太多因素的羁绊,难以理性思考和决策,使得尚德一步步滑向当下的情形。
领袖风格 生死攸关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家企业的成败,尤其是一家以企业领袖作为主导的企业,其领袖的风格、视野和行事方式都将深刻地影响企业的兴衰成败。一家企业能够很好地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和宏图大志,也同样需要企业家的审时度势与进退自知。可以说,尚德走到今天,成也施正荣,败也施正荣,他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但是他不是一名出色的CEO,他曾经可以带领尚德从无锡走向世界,但现在已不能凭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
企业家,尤其是掌舵的企业一把手,也同样需要对行业发展有深刻的理解。盲目的大上快上,虽然会在短期内带来企业规模体量的快速增长,但是中长期的发展仍需要与行业的真正趋势相结合、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基业长青、才能打造百年老店。同时,作为企业家来说,能够广纳良言则善莫大(博客,微博)焉,能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善于妥协、勇于妥协,平衡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则将能够充分地发挥企业内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借助外部的资源与能量,从而实现企业自身的长期、稳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