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污染,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高层人士均认为应该谨慎看待,应区分个案和行业之间的差异。中盛光电CEO王兴华表示,“国外那么多厂做,一年生产出来几万吨都没问题,你怎么出几百吨就有问题,这个不是行业性的问题,是企业的问题。这只是个案。”
他说,很多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这个行业,因为光伏行业发展太快,更新也非常快,像王福重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很难真实地了解情况,因而他的观点不是很准确,有失偏颇。
据北极星记者从国内多晶硅企业了解,国内大部分多晶硅项目的回收技术都已过关,如果环保关没过的话也不会规模化生产,可能个别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没有注意,或者说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去严格控制,企业一旦重视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在今年上半年,包括中能硅业、大全新能源等在内的国内一线多晶硅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改,此举也是为了解决多晶硅废气与废渣的回收问题。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有毒气体,但若按照王福重所说,因为有毒气体处置不当就放弃发展光伏产业岂不是因噎废食?再则,王福重作为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在并不深入调研、真正了解行业真实情况下就对光伏大肆评论岂不有失偏颇?
针对王福重说光伏发电昂贵的问题,记者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的观点为佐证:在欧洲,电网对居民的零售电价大约在0.2-0.25欧元/kWh,而光伏发电的合理电价大约在0.10-0.15欧元/kWh,光伏发电比电网发电还要便宜,达到了平价消费的水平。而2012年中国西部的合理光伏电价大约为1.0元/kWh年满发1500小时,中国东部的合理电价大约为1.3元/kWh年满发1100小时。中国东部平均白天工商业用电价格在0.925元,如果光伏成本再下降30%,即可以达到平价消费的水平。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国也有望在今后二至三年内进入光伏平价消费时代。
同时市场研究机构Solarbuzz预测,由于供过于求,2012年组件出厂价高达17%的跌幅,而未来5年,光伏组件出厂价将较2012年的水平再下降30%以上。
从王斯成和Solarbuzz的观点可以看出,光伏平价上网近在咫尺,显然王福重对光伏的了解还处在五年以前,并不了解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个中观点实乃在误导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