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反之战中国商务部再出重拳。
在今年7月和11月,商务部先后发起对美韩、欧盟的多晶硅“双反”调查之后,11月底,商务部再次决定将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追溯征税调查,并将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追溯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次调查涉及规模达30亿美元,成为中国反倾销以来最大案值。
业界人士认为,我国商务部之所以对进口自美韩、欧盟的多晶硅进行追溯征税调查,主要是为了遏制国外多晶硅近期对中国市场的疯狂低价出口、倾销。
洛阳中硅一位高管告诉记者,追溯征税一般追溯到初裁前90天,本案公布将于2013年2月20日初裁,则对被调查产品征税追溯到今年11月20日。“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因为在今年7月商务部立案之后,国外厂商试图赶在仲裁之前拼命低价出货,结果导致国内90%的企业停产,这样下去,再过一段时间本土企业将被全部挤垮。”
最后的疯狂
“这生意没法做了。”河南一家多晶硅企业高管对记者说,他表示,国内四大多晶硅厂商的江苏中能、洛阳中硅、赛维LDK、大全新能源在今年上半年还都在生产,而面对着外资厂商的大举倾销,到了12月,上述4家中的3家多晶硅企业都已经停产了,仅有江苏中能一家在生产。
上述人士说,诸如德国瓦克等诸多外资多晶硅企业在中国商务部对欧美双反立案之后,已经加大数倍对中国的出口量,并大打价格战,一时间导致国内企业产品受到严重挤压。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8月~2012年1月,我国多晶硅总进口量为20881吨;到了2012年2月~7月,进口总量增至29174吨,增长40%,而到了我国商务部对美韩多晶硅发起“双反”(时间为7月)后的9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约为8720吨,而9月,我国本土产多晶硅则不到1000吨。
江苏中能一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我国全年进口多晶硅在6.47万吨左右,国内产量为8万吨左右,尚可称之为平衡。但到了今年风云突变,境外多晶硅厂商把持长单,并在零售市场忽然大打价格战,抢食了更多的市场,预计今年外资进口多晶硅在8万吨,而国产只有5万多吨,“而且本土企业的份额还在逐步缩小。”
据记者了解,德国瓦克、韩国OCI等企业的出货量中,长单占据一半市场,而现货占据另一半市场,其中与中国企业所签订的长单价格并不低,大多在每公斤30~40美元,而现货价格则浮动巨大,上半年售价在30美元/公斤,下半年开始跌破20美元/公斤,目前有些价格甚至在每公斤14~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