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撰文时,欣喜地见到了一则最新消息,即全国首例用户端并网发电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投入使用。项目地点在全国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浙江海宁皮革城,3.6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这里正式并网发电,此次并入国家电网的光伏发电硅板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也是将“意见”变成现实的第一声号角。
《通知》细则缺失 分布式项目问题衍生
虽然如果就此得出结论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已经点燃,未免为时过早。再好的政策,关键还在实施,而具体实施之路可不是水到渠成的。
《通知》的确振奋人心,然而,其中很多问题也在浮出水面。如《通知》中含有每个省限报2-3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申报规模需在150-200兆瓦以上的规定,这一规模无论对单个项目,还是同类项目集中申报而言都略显过大,操作起来难度也可想而知。
不仅申报项目规模存在不合理性,补贴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王斯成教授表示,“按照《通知》补贴思路,资金计划补贴在用户侧,但各类建筑用户侧电价并不一样,且面临未来用户侧电价还在上涨的预期,操作起来相对繁琐,如何合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继续探讨。”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知》更像是一份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缺少具可操作性的相关管理细则,增加了地方政府与企业对申报项目的识别难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也说,“虽然国网公司明确了并网的相关程序和费用问题,但如何细化、如何落实,都很值得期待。项目投资、市场容量、发展节拍等问题都要在细化政策中考虑进去。”
另外,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特点,由地市级电网公司负责具体并网工作,这有利于压缩管理层级,但相关政策能否在基层得到执行,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