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国光伏企业应改变传统的外销策略,扩大国内需求。我国光伏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发展,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激发国内市场潜能。在刺激国内市场需求时,要提高光伏产品的质量水平。利用国际先进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手段,增强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消费信心,从而扩大国内市场应用范围。另外,政府还应继续推进已出台的鼓励政策,通过配套支持等方式推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
28日,汉能海南分公司项目部副经理肖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光伏“十二五”规划装机目标为21GW,截至2011年全国装机量为3.6GW。可以预见在未来4-5年内,国内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觑。集团接下来还想通过该集团薄膜组件的性能优势和建立大型电站产等措施来打开国内市场。
其次,要加大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争取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目前,我国光伏企业,面临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的困境。要加大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其一要建立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其二则需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主要辅助材料领域的技术引进、吸收和消化能力,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
温东征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希望依靠科技创新来压低成本,真正实现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
第三,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实现光伏产业回归理性发展。国内光伏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利润驱动,自从尚德上市后,很多企业纷纷涌入多晶硅生产和组件行业。地方政府也受到利益驱动,导致整个行业盲目扩张。当前困难的局势下,各级政府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防止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加重产能过剩问题。使光伏产业回归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阵痛后未来依旧光明
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施救光伏产业的政策,破解了并网难题,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光伏企业也在奋起自救,促进行业自身健康发展。专家指出,能源危机的长期性表明,光伏前景依然美好。
10月26日,国家电网出台对分布式电站提供免费并网服务政策,承诺免费提供接入系统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全过程服务等多项利好措施;11月1日,商务部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11月26日,商务部开始是否对原产于美国、韩国和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追溯征收反倾销税,以及是否对原产于美国、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追溯征收反补贴税进行调查。记者在29日举行的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上了解到,这些举措的推进,极大地提振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信心,为饱受困顿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利好消息。预示着,在迷茫低谷中徘徊的中国光伏产业露出了新的曙光。
目前,商务部正在拟定政策,推动中国光伏企业大力发展非洲光伏发电市场。这一消息对整个行业无疑是一大利好。肖先生表示,非洲大陆的太阳能光照条件非常良好,加上非洲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对电力的需求极大,所以我们认为非洲光伏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