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美“双反”政策的冲击,我国光伏产业深陷产能过剩和严重依赖外需的双重泥沼。在第八届泛珠大会磋商会上,与会各方针对目前光伏产业面临出口低迷的现状,建议大会通过行政首长会议,充分扩大国内市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及加强政策引导,实现产业发展与节能降耗共赢。
分析认为,新兴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加上国家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扶持和光伏企业的奋起自救,我国光伏产业在遭受行业过度扩张所产生的“阵痛”之后,前景依然光明。
——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两大困境
11月上旬,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随后,欧盟继反倾销调查以后,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受欧美“双反”夹击和国际经济形势低迷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及严重依赖外需的困境。
在多数市场投资者眼里,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当下产能过剩的负面典型。近年来,出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考虑和光伏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国各个省市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300多个城市致力于发展光伏产业,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自2007年起,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由于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降低,产能过剩的光伏企业深陷经营困境。在欧盟及美、韩的多晶硅低价倾销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2012年初,作为申请人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的4家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2012年第二季度,4家申请企业中有两家洛阳中硅和赛维LDK已接近完全停产状态。
另外,我国光伏产业出口低迷还暴露出产业面临严重依赖外需的困境。目前,国内光伏企业90%以上产品销往国外,每年销往美国约占总出口额的10%。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价值高达约31亿美元。另外,欧盟销量占据我国全部产量的70%。
由于严重依赖外需,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汇率变动风险和国外贸易政策风险巨大。29日,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温东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太阳能等新兴产业既要着眼国际市场,也要发展国内市场,而且应当尽可能市场多元化,严重依赖单一市场,在国外市场需求状况发生不利变化时,企业可能将遭到巨大冲击。
——国内企业应加快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深陷产能过剩和严重依赖外需双重泥沼,加上缺乏核心技术,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失去定价权和话语权。对此,我国光伏企业应扩大国内市场和加强科技创新,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