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神话般崛起的光伏产业,如今“病来如山倒”。
折腾了大半年的“双反”风波步步紧逼: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10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征收关税作出终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并针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比初裁结果更为严厉。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迟迟未能有效启动。
内忧外患。庞大的产能寻不到出口,转身变为反噬行业的破坏性力量。
新近披露的2012年前3季度光伏板块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多数公司净利润下降幅度均在50%以上。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的研究报告称,在中国最大10家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94亿元),表明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尚德的“国有化”猜想
负债规模远超企业承受力的行业现状,让“国有化”成为光伏业救赎的关键词之一。
2011年秋天起,有关尚德破产的消息开始流传。行业不景气是导火索。光伏热浪退潮处,尚德成为不折不扣的裸泳者。
2012年8月,尚德的债务问题开始爆发:若尚德不能出售子公司股份或继续举债以换取周转资金,它将无法撑过2013年一季度,因为一笔15.74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将在那时到期。而尚德拥有的只是4.74亿美元现金及其等价物,负债率高达81.8%。
为了自救,尚德暂停了1/3的产能。
雪上加霜的是,尚德投资的环球太阳能基金(GSF)在2012年7月爆出涉及43亿元的反担保骗局,这令尚德股价应声暴跌。美国纽交所则随之发出警告:如果在接下去6个月里不能使股价维持在一美元以上,尚德电力将被迫退市。
8月中旬,施正荣将CEO职位让给当时的CFO金纬,曾经的“太阳王”隐身幕后。
此后的一个多月,金纬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关闭了效益不佳的P2工厂,裁员1500人。7位全球副总裁级别的高管因“性价比不高”而被迫离开。出货目标也被修正,尚德主动让出全球“老大”的交椅。
与以往经历的数次危机类似,尚德再一次得到无锡市政府的援手。
9月底,无锡市市长朱克江亲赴尚德召开市政府现场办公会, 包括国开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也集体进驻尚德,与就地办公的市长朱克江及企业管理层共同研究救助方案。
在不断卷入外界质疑的漩涡后,尚德希望以正面姿态回归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