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之争
在“骗补门”之前,黄鸣就已开始不断“爆潜”。因此有人戏称他正由行业“教父”转变为“叫父”。而他也不忘戏谑自己为“黄老邪”。
从2005年开始,黄鸣便多次提出要修改标准,推行强制标准。目前太阳能行业里的36部国家标准中,皇明参与了28部的制订。
2009年,皇明牵头起草了一部太阳能热水系统选择规范。其中提出要把太阳能内胆的厚度规定下来。“我在会上提出不能低于0.5毫米,遭到一些企业的否定。有企业代表直接说,如果把0.4毫米改成0.5毫米,我们一年几百万台的生产量,会损失几千万元。”
由于受到很大压力,最终也没有把0.5毫米作为强制性的标准定下来。
除了标准,黄鸣对行业现状也有诸多不满。“例如电加热就没有3C认证,电热管本身材料也不合格,原本应为镍铬合金才能符合安全标准,但国内很多产品都采用铜、铝,或者普通不锈钢。” 在接受采访时黄鸣表示。
在几年前的一个技术论坛上,黄鸣曾当众质问现场谁知道英格莱的镍铬合金电热管,但在场400多人没人应声。黄鸣便“砰”的一下拍在桌子上,直言“我耻于与你们这些人为伍”。
黄鸣这些过于高调的举动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理想主义者”,也有人认为他不顾中国市场需求,一味强推自己所谓的“高标准”产品。
黄鸣表示,他曾在行业内部到处扬言要揭露潜规则,要揭黑打假。“还没有公开揭露潜规则,就被竞争对手当头几个闷棍,竞争对手买凶杀企,陷害造谣。”
“说实在的,别以为我多么高尚,实际上我是被打急了,被媒体弄急了。我被别人逼的。”黄鸣说,“原来在内部斗,现在大家撕破脸了。”
“撕破脸”的黄鸣并不打算就此罢休,对于“骗补”,他还将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