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屋顶光伏电站内在的优势将成其大发展的强力推手
除了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外,屋顶光伏电站内在的比较优势突出。一般来讲,光伏发电系统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大型光伏电站,一个是屋顶光伏电站。就我国来说,我国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丰富,且西部地区涵盖广大的荒漠,为大型太阳能电厂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大型光伏电站一般建在西部荒漠地区。近年来,西部数省区光伏发电建设进入热潮。但光伏电站建成了,要发电了,但电发给谁呢?谁能要这个电呢?能源在西边,用电在东边,西部的能源要朝东部流动。西电东送成为唯一的选择,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则难上加难。如青海格尔木光伏电站的光电要送往西宁,距离800公里,但那里并不需要,因为西宁是水电之都,拥有黄河上几个大的水电站。那么,就必须要再往东送,还得建设输配电设施往东送。再说,光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仅1700左右,但为了送这些“稀薄的”电能,不仅需要层层升高电压,还要配套新建一系列高压、超高压甚至特高压的输变电装置,到达目的地后,还要层层降压才能使用。为了利用少量的新能源,我们要付出如此高昂的经济代价。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在能源缺乏东部地区就地建设,自发自用,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可是东部土地资源匮乏,没有地怎么办,不是有屋顶吗,不需要你再去征地,也不要交土地使用税。于是就催生了东部屋顶光伏电站建设。
其实,比起地面光伏电站,屋顶电站具有不另外占用土地资源、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然而,在我国,地面光伏电站一直在光伏利用中占据绝对优势,截至2010年底,屋顶光伏仅占光伏装机总容量的28.8%。有专家表示,大规模地面电站存在远距离输送、大规模上网、大范围消纳等问题,而屋顶光伏电站更适合光伏发电分布范围广、稳定性欠佳的特点,且易于就地消纳,能够作为补充性调峰电源使用,也无需对电网进行大的改造。再说,屋顶光伏电站规模非常灵活,从几千瓦到几兆瓦都可以。大部分是自发自用,就地生产消化,不要通过电网远距离的输送再给予分配。屋顶本身所具有分散性与太阳能分散性也非常相匹配,是资源与能源系统最理想的一种配置。屋顶光伏电站不需要远距离的输送,比远离负荷区的能源利用形式更具优势。电力就地消纳,基本不弃光,电量得到充分利用;不用远距离送电,故不用配套新建大量高压、超高压输变电设施,节省大量投资并减少大量输电损耗;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鼓励发电户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免去大规模发电"并网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当光伏发电成本降至与普通火电相同水平时,用户自发自用不仅可以减少耗电成本,更可将多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获得收益。电源分散,故接入系统电压等级很低,好比在“毛细血管系统”里运行,出力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对主电网影响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