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传统热水器零售市场开始饱和,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滑,整个行业格局分散化严重。
黄鸣的评价是“城市市场作废了,农村市场因为家电下乡也变乱了”。曹国璋表示,近年单体太阳能热水器在城市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有很大减少。二线城市,城乡接合部,以及广大农村市场,还是有不少开发的空间。
40亿的大蛋糕:利诱下的扭曲竞争
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增速就有明显下滑,增速为17.6%。中怡康数据显示,2012年1-6月国内太阳能热水器零售额同比下降了35.25%。据李经理介绍,根据能效等级和容量,补贴标准为100元-550元每台,根据中标结果,补贴集中在260元每台的水平。按300元每台的标准计算,40亿元可补贴约133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这是一块巨大的市场,张立表示,很多公司正是急于分享这块蛋糕,才拼着赶着弄报告。
在这一背景下,即使公司员工集体反对,黄鸣还是坚持出头开炮,但黄鸣自己不愿意将之归结为企业间的竞争。面对“动机”这一问题,黄鸣本人情绪激动,“比起一个公司的销售业绩,比起行业格局,社会公正与公信,孰重孰轻?”面对市场下滑等质疑,黄鸣拍桌子,“他们有资格说么?竞争如此不公正。”
尽管黄鸣最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江苏质检院,同行们还是愿意将这次风波解读为皇明和日出东方的PK。“黄鸣和日出东方是死对头。”张立表示,他对于黄鸣很熟悉,黄鸣热爱太阳能,但是他个人并不善于管理。“今年他还是亏钱,明年还有债务压力,他自己也很焦虑。”在其看来,2009年以来,皇明一直处于下滑的态势,“质量的确要好一些,但是产品售价高,高端定位、高价销售的策略不是很适应如今的市场。”
一项对比是,皇明太阳能2008年、2010年、2012年IPO连番失利。而日出东方上市募集到12.5亿元。
在黄鸣的连续炮轰下,日出东方股价接连下挫,由10月16日的15.45元跌至11月2日的13.96元。日出东方对于惹上黄鸣也很恼火。刘伟指责皇明成绩已经在十名开外,业务分散,“他以后可能不一定做热水器了,而转做流通环节、大物流。”他认为,公司成功上市,同时营收额是皇明的一倍有余,“这给了皇明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