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而记者查询海关数据发现,2009年和2010年,德国出口至中国的数量分别是5560吨和1万吨,;2011年突破1.22万吨。如果按照这个速度,2012年估计德国进口国内的多晶硅会更多。
负责这起多晶硅案的一位律师向记者表示,从目前商务部的立案调查到初裁应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8个月。目前双方需要回答商务部下发的调查文件,对产业损害也要进行实地调查,并可召开听证会。
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他认为,中欧双方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并没有直接联系,“毕竟调查主体不一样,而且从法律上看,也不允许几个案子挂钩。”
不过,有光伏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商务部若对欧企业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无疑会对中国本土的多晶硅企业带来利好,市场不会那么剑拔弩张,多晶硅价也可能上扬。
但是,中国光伏公司在欧洲被提起“双反”调查并被裁定倾销税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宏观而言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未必有利。“最好的办法是彼此互让一步,都撤销调查,但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较小。”
据媒体报道称,商务部已经同意对美、韩两国的多晶硅采取初裁前三个月追溯征收措施。“商务部的双反立案举动说明了我国政府在维护国内企业的利益方面态度强硬。而立案后申请的追溯征收,将防止欧盟国家在法律程序进行的“空当”突击进口,避免市场再次受到进口的袭击。”萧函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