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无锡市担心,尚德的管理层为了拉升股价,会冒着难以回款的风险,拼命签单出货以保证财报靓丽,最终的苦果也需要无锡尚德来咽下。
“他们希望缩股以抬升股价,或砍掉无锡尚德,总之一切能保全上市公司的做法。”上述人士透露,在9月的谈判中,无锡市为了保全当地经济和银行的债务安全,表示宁愿选择让尚德退市。
谈判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
不过,尚德的生死牵扯江苏省几百家中小型光伏企业的生死——他们或是尚德的供应商、代工厂,或是尚德合作伙伴,或拿着同一家银行的贷款。这让江苏省的底线相对明确,维护稳定的前提下,“这是江苏省最不能承受的打击”。
在时隔两个月后,无锡市长朱克江造访尚德,表态支持尚德,这被当地政府解读为终于“对上面有了交代”。
尚德再国有化?
事实上,来自中国银行的2亿元对尚德是杯水车薪,在更高层面的压力下,无锡高调的表态和有限的付出也被认为是审时度势之举。
过去60天内,一个个拯救方案无疾而终。市场甚至流传过央企中节能、中海油,以及江苏民企保利协鑫收购尚德,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在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多晶硅产业投资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国资委内部文件中,国资委明确要求各家央企“对需要建设的(包括新建、扩建、并购)多晶硅项目,报国资委审核后实施”。
中节能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12年7月11日该文件下发后,不仅是对多晶硅,各家央企对整个光伏项目的并购都谨慎起来。
这一次,若真正救尚德,只有让国有背景的无锡国联接盘。
二者在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交锋。2001年1月尚德成立时,施正荣以40万美元现金和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占25%的股权,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江苏小天鹅集团等国企出资600万美元,占75%股权。2005年为了让尚德顺利上市,无锡市强令国有股份退出,成全了尚德,挫伤了国联。二者恩怨从此埋下。
事实上,早在2012年年初,无锡就提出施正荣将个人的全部股份从尚德退出,由无锡国联接盘的建议。作为政府出手拯救的条件,无锡市希望尚德国有化之后能重新更换管理层。据接近尚德的另一位光伏企业董事长透露,政府甚至考虑过聘请国外光伏企业作为管理方。
施正荣拒绝了这一提议。“站在施总的角度,尚德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了,作为无锡的名片,光要我牺牲不公平。”一位尚德高管认为,现有的高管经历了危机磨炼,无论哪种方案保存下这个团队才最重要。根据尚德2011年报,施正荣个人在尚德电力拥有30.2%股份,其家族信托持有29.4%股份。
实际上,施正荣此举并不出乎无锡市的意料之外。
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是,无锡市称至今为止尚德的门依旧没有对他们完全敞开。“我可以帮你,但你必须先允许我的财务、法务都进来做尽职调查,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死账、坏账。”2012年9月的谈判中,无锡市对尚德高管说。
双方的不信任感在不断加深,而地方政府也在对全球光伏市场的反转心存幻想。“等到明年3月,市场还没有好转,可能才会真正下决心出手挽救。”
对于无锡市最后的拯救方案——无锡国联接盘,一位无锡国联的副总裁对记者表示“不想谈论尚德”。
恩怨多年,最终要走在一起?据接近施正荣的人士透露,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施正荣提着补品去看望了无锡国联的董事长王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