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欧盟反倾销之后,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再提起对中国光伏企业反补贴诉讼。
欧洲光伏产业联盟当地时间25日发出公告,称已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了针对中国光伏公司的反补贴诉讼,根据欧盟的法律程序,欧盟将在45天内决定是否针对指控展开调查。如果发起调查,那么在之后的几个月内,我国输欧的太阳能产品将被征收临时关税,征税最长可达5年。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接踵而至,让中国光伏业处境陷入更困难的境地。多家国内光伏巨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企业并没有收到任何非法的政府补贴,因此,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反补贴诉讼申请根本就站不住脚。
反倾销后或再遭欧盟“反补贴”调查
此前的9月6日,欧盟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引发了国内光伏产业的集体恐慌。然而,欧盟方面并没有停留在“反倾销”上。
9月25日,由SolarWorld牵头(正是这家公司的美国子公司牵头在美国提出了“双反”调查)的名为EUProSun(欧洲光伏产业联盟)的团体,向欧盟委员会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政府非法补贴,要求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进口关税。
此前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业的“双反调查”结果,是分别征收31.14%至249.96%(反倾销)和2.9%到4.73%(反补贴)惩罚性关税。尽管业界普遍预期,如果欧盟在“双反调查”后出台惩罚性关税,其关税水平将比美国低,但由于欧盟市场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市场(占中国出口市场的60%以上),加上目前光伏业利比纸薄,因此,一旦欧盟效仿美国推出惩罚性关税,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此次中欧贸易摩擦是全球金额最大的光伏行业调查,涉及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商品。
“在欧洲光伏产业联盟此前提出反倾销诉讼申请之时,我们就已经预期到该联盟将会提出反补贴诉讼申请。因此,对于这次的反补贴调查申请,我们并不感到意外。”英利绿色新能源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告诉南都记者,“我们将准备充分的材料,应对可能来临的反补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