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浩荡荡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大军中排队152天之后,中海阳的创业板IPO申请于9月4日终止审查。今年以来,已有51家企业的IPO申请被终止审查,由于这些企业公开披露信息较少,因此其终止审查时的具体情况无从得知。中海阳是个例外,作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它提供了一次“管中窥豹”的个案解读机会。
中海阳IPO计划的正式“出水”是在今年3月20日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随后,中海阳披露于3月26日向证监会递交了创业板IPO申请,并于4月5日获得受理。4月6日,中海阳股份暂停报价转让。在新三板,中海阳由申银万国证券担任主办券商。随后,合资券商瑞信方正接棒中海阳的创业板申报之旅。继4月5日IPO申报获受理之后,在6月1日证监会披露信息中,中海阳的状态从5月25日的“初审中”变更为“落实反馈意见中”,接下来便是上周五的“终止审查”。
从踌躇满志地申报到黯然终止,这152天里发生了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波动给中海阳带来了巨大的挑战。8月30日,中海阳在新三板披露的中报显示,上半年中海阳营业总收入为2.16亿元,同比微增0.72%,可是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至126万元,骤降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6万元,同比下滑90%。中海阳在中报中表示,“自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持续不景气的太阳能光伏行业面临的困难正在向太阳能光伏安装和应用的下游传导,导致光伏系统集成领域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持续下滑。项目安装规模的增加亦无法抵消毛利率下降的不利影响;同时部分主业因资金方面的困难,推迟了部分项目的实施。”
此前,中海阳的资本市场之旅顺风顺水,在新三板挂牌当年便以高市盈率完成两轮定向增资。据公告,2009年至2011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54万元、5670万元、7995万元。
虽然本次的IPO申报壮志未酬、中途折返,检阅中海阳新三板挂牌3年来的成绩仍是可圈可点,其中的投资机会以及教训值得汲取。挂牌以来,中海阳除两次定向增资外,还经历过10股转10股,总股本由4750万股扩张至1.4亿股;市值扩张也相当迅速,其挂牌后于2010年10月8日以16.8元/股首次成交,于2012年4月5日以15.8元/股最后一次成交,次日即暂停报价转让,按照公开报价计算,中海阳市值在有公开转让价可参照的18个月中增加了119%。
从以往案例来看,下一步中海阳将在新三板恢复交易,中报业绩下滑的影响和未来预期的改变将对股价产生影响,不过6个月之后,中海阳又将具备重新申报IPO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