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欧盟开征反倾销税,从立案一开始企业就得减少出货量。 ”英利公司总裁助理、法务总监陈卓回应记者。阿特斯媒体负责人沈杨子也难掩悲观情绪:“美国双反初裁以来,订单下降了,为了避免双反,从台湾买电池片,成本已经增加,更不用说欧盟双反带来的惨重损失。 ”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分会常务副会长刘汉元则告诉记者,80%光伏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不可能承受亏损倾销的压力,届时国内超过七成光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随之而来将是约万亿金资金坏账风险。
企业抗辩无所为
其实在过去48小时内,几大巨头都站到了媒体聚光灯下,表态抗议和积极应诉之情。 “我们一方面将回答欧盟委员会的问卷,另一方面会展开游说,做好公关工作,与欧盟委员会代表保持密切联系。 ”英利陈卓表示。
沈杨子也表示,若有必要,阿斯特将保留在欧洲的法律顾问,积极回应欧盟的任何调查举动。尚德发言人张建敏则称,公司正积极游说中国政府,此前也已与业内人士联手以求说服欧盟不启动对中国太阳能产业的调查。
但在欧盟面前,这些都只能算上蚂蚁撼树。记者拿到的一份调查显示,2012年以来,欧盟针对中国的“双反”案调查及宣布的初终裁结果至少有十数起,地跨不锈钢无缝钢管、草酸、陶瓷、自行车、钼丝、鞋业、不锈钢紧固件、钢丝绳和钢缆等多个行业。
更有甚者,记者对比2002—2010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情况后发现,欧盟每年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从20起降低到了15起,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数却从3起剧增到10起,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数占总数的比重从15%飙升到67%。
根据WI‘0反倾销年度报告历年的统计,从1995年1月到2011年6月欧盟总共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428件,从多到少依次是针对中国的102件,针对印度的33件,针对韩国的28件,针对中国台湾的24件。
多数企业都对记者表示,光有民间团结于事无补,要想在贸易战中占据话语权还需要政府出手。有来自权威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商务部即将对外公布反制措施——对欧盟多晶硅 “双反”立案。8月中旬,代表中国多晶硅产业80%份额的四大多晶硅企业向中国商务部提交申诉,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此前,针对美国的双反举措,中国商务部也宣布对来自美韩的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