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情并非中国企业和媒体想象的那么完美。德国《德国金融时报》在30日报道称,称默克尔此行是告别访问,数年来,默克尔与温家宝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关系。即便是批判性话题,默克尔都能与温家宝进行坦率的交谈。就德国驻华记者要求中方改善工作条件一事,默克尔这回也与温家宝进行了交涉,并希望“谈话会带来效果。”温家宝则表示,中德友好和中欧友好可以说是他留下的个人遗产。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北京表示,将尽力阻止欧盟就反中国太阳能倾销向世贸组织投诉。报道认为,“这等于帮了中国一个忙”。
同时,多位业内企业管理者告诉世纪新能源网记者。虽然,德国政府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双反问题,但此时此刻我们还不能完全松懈,当前我国光伏同仁还应该:
1、继续搜寻以Solarworld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在中国低价的OEM代工证据;
2、继续加强中国商会与德国商会沟通,发布德国光伏产品如多晶硅、辅料、设备的对华出口数据,用实话说明双反影响;
3、继续通过德国合作伙伴如贺利氏、瓦克、Roth & Rau 、Gebr. Schmid等企业加强游说工作;
4、继续加强中国光伏企业之间协助,避免价格战和低价倾销行为;
默克尔帮了中国一个大忙
太阳能世界又联合了20多家欧洲企业向欧盟控告中国倾销,希望欧盟也对中国施加惩罚税。但默克尔30日在北京表示,贸易争议最好不要“告上法庭”,而是要通过对话来解决,将尽力阻止欧盟就反中国太阳能倾销向世贸组织投诉。她还强调说,自由贸易和合作对两个出口大国中国和德国尤其重要。
《德国金融时报》:形式大于内容
数年来,默克尔与温家宝建立了相当密切的关系。即便是批判性话题,默克尔都能与温家宝进行坦率的交谈。就德国驻华记者要求中方改善工作条件一事,默克尔这回也与温家宝进行了交涉,并希望“谈话会带来效果。”温家宝则表示,中德友好和中欧友好可以说是他留下的个人遗产。
国内看点:
复旦大学孙立坚:默克尔为了欧洲的命运而来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第六次正式访问,而且是又带着她的经济决策团队第二次来华访问,可见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非同一般。虽然,和中国领导人的会见中,她会谈及今天国内外共同关注的南海岛屿的争端问题,也会表达德国对叙利亚问题的强硬立场,甚至也不能排除她会触及西方世界与中国社会长期对立的一些敏感的价值观冲突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此次默克尔总理的到来,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演变成欧洲银行业不良资产攀升所带来的恐慌性挤兑风险的严峻时刻和德国经济正在面临着世界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状态所带来的出口增长受阻的挑战之中,选择了自己最大的竞争伙伴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的访问,所以,毋容置疑,它的经济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他政治和社会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方面,目前欧债危机向深处恶化的格局非常不利于欧元体系的长久稳定,要说服德法债权国的纳税人继续投钱去挽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偿债能力开始恢复的欧猪五国,难度确实很大。尤其是当债务危机爆发后利率负担变得越来越高的时候,债务国内心更失去了开源节流、割爱“福利”、尽快清债的内在动力,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作为区域内最大的债权国之一德国,绝对不能容忍让自己的资产被这样吞噬掉。虽然,德国也很清楚庞大对外资产的积累恰恰是来自于欧元区国家的市场规模效应所致,这几年更是因祸得福来自于欧元对外竞争力的优势所致,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德国是今天欧元区最大的得益者,自己脱离欧元区或者欧猪五国走向破产所带来的欧元解体的局面都是对德国来讲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何找到维护欧元体系的稳定和降低摆脱欧债危机的救市成本这两个对立目标之间最佳的平衡尺度,是默克尔这两年最伤脑筋的地方,也是默克尔此次访华最大的动机之一。如果此次中国能够和德国签署更多的关于德国主导的、欧洲这些年来积极推进的低碳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合作和购买的协议,如果还能让中方进一步开放中国国内的市场和降低对华投资的门槛条件,那么,默克尔就大功告成。因为德国一直希望欧洲的这一全新的产业标准能够在中国巨大的产能和市场推动下,尽早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它不仅能够改变过去欧洲技术受制于“美国标准”的被动局面,而且,由此带来的欧洲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效果,还会加快后危机时代欧洲经济率先全面复苏的步伐,实现德国试图用新的增长势头去填补没有增长环境下靠援助也无法填补的债务黑洞这一战略意图。
8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