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协鑫的成本最低,出货量也显著增长,但也对利润产生了影响,并且,为此展开的营销活动,使公司的销售开支增加107%。
记者采访获悉,直接对下游光伏电池企业造成重创的,除了市场萧条外,也来自于原料的暴跌、国外多晶硅的倾销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以尚德电力为例,去年7月,尚德电力以2.12亿美元的违约金,终止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的10年多晶硅采购合同。知情人士透露,因与MEMC的长单价在60美元左右,所以尚德不惜支付巨额违约金以摆脱,转而与韩国厂商签署35至40美元左右单价的合同。不想,去年底,市场价再度跌破30美元。
多晶硅市场价格在国外巨头的廉价倾销下,持续暴跌。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多晶硅累计进口量达到4.8万吨,同比增长35.1%。进口平均价格再创新低,跌至25.55美元/公斤,较2011年全年平均价格下滑53.4%。“我们本可以维持原来的长单合同价,但我们不能只顾一时业绩,而是要抱团取暖,要培育市场,因此,协鑫主动和客户协商采用随行就市的价格策略,以和客户一起渡过难关。”舒桦对记者表示,除了价格支持以外,付款账期也是重要的考虑。
8月,美国投资机构Maxim-Group最新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高达1110亿元,高负债正使一批光伏企业处于破产边缘。
模式危机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传统太阳能电池业营运模式出了问题,是造成产业大灾难的最大原因——初期缺原料,大家疯狂巨资抢原料,后来竞争者越来越多,大家疯狂杀价抢单。没想到了最后,先前签下的高价多晶硅原料,竟成为庞大负担,加上产品快速跌价,市场恶性竞争,整个光伏产业两头遭遇夹击,全面告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乱相频出,不仅负债高企,还深陷担保危局,尚德电力宣布,旗下5.6亿欧元的反担保资产“不见了”;浙江诚兴光伏科技掌门人李飞跳楼自杀。
加上整体经济的萧条、信贷紧缩,这不仅波及到国内的光伏企业,国外老牌巨头也未能幸免。
4月,曾经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德国Q-Cells公司申请破产;5月14日,德国光伏企业Sovello申请破产;7月,美国光伏设备制造商AboundSolar申请破产;8月,德国CentrothermPhotovoltaics申请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