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苦练内功
面对来自欧美的施压,国内光伏企业一方面致力于提高光转化效率,一方面刻苦攻关降低成本,只有自身强大起来,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的风雨。
英利集团首席技术官宋登元博士说:“当期市场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就只有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英利集团依托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加强自主创新,同时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和培养员工创新意识,将降成本分解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和尝试,逐步降低组件价格。”据了解,英利集团从2004年到2011年,多晶铸单晶技术、N型硅掺杂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使得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从14%提高到16.7%,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从18%提高到2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河北英沃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聚光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高聚光太阳能光伏芯片和接收器的设计与制造,并提供模组与系统的参考设计,除了具备专业的CPV领先技术外,也具备太阳能系统安装和整合能力以降低成本并增加市场竞争力。公司执行总裁钟玮博士说:“英沃泰的产品是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与硅基材料相比,光电转化效率更高。其可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使它们的吸收光谱和太阳光光谱接近一致,相对晶硅,这是巨大的优势。后者的转换效率已近极限(25%),而多结器件理论上的转换效率可达72%。目前,高倍聚光光伏电池正成太阳能市场的新热点。”
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说:“同样规格的一根硅棒,我们总能比别人多切出二三片硅片,这样就能多挣二三十元。”晶龙集团切好的硅片最薄的厚度仅为170微米,几乎是“薄如蝉翼”了。在诸多“独门”技术的支撑下,晶龙同样占领了低成本的“制高点”。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目前,虽然国际市场风雨交加,但我省光伏企业依然对市场保持信心。从国际市场看,2011年,中国光伏企业产能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将突破40吉瓦,同比增长50%。专家也指出,预计到2016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将超过750亿美元,装机容量将由2011年的19.8GW增长至46.8GW,年均增长率达到18.7%。另外,随着我国并网发电机制的日益完善,国内光伏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利等呼吁,政府应一方面与欧盟展开高层对话,争取事态好转,阻止欧盟立案。另一方面应加大补贴终端用户的力度,尽快全面启动国市光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