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贸易之战推动中国太阳能企业对国内产能进行中短期调整。倘若国内以及新兴市场需求不够强劲,中国很多产能很可能将被淘汰。
自美国展开“双反”调查之后,一些中国大陆企业已经通过代工订单与台湾同行展开合作。其它中国企业也正试图与台湾企业展开合作以期创造“双赢”格局。
欧盟潜在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针对的对象是中国大陆制造的太阳能组件,因此中国企业一直在寻找途径依赖台湾光伏组件制造商。成品将印有中国品牌并从台湾运往欧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达到目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成为台系厂商的股东。
然而,这类商业模式不仅会增加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中国的闲置产能。中国光伏产品产能的命运将取决于中国国内以及新兴市场的需求。
中国媒体指出,海润光伏的首席执行官杨怀进认为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光伏业属于新能源行业,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制造业,这意味着,最后不可能存在数百家企业共存的局面,最大可能是,未来几大电力企业变成行业的主导者。
注:因为贸易壁垒的关系,中国制造的东西出不了口,因此有产能但没需求。传统市场需求的是来自“除了中国”以外的地区。所以厂家只好闲置自己在中国的产能,维持自己的产品品牌,把代工订单下给台湾制造商,贴上中国品牌标签后运往传统市场。